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马於光

[复制链接]

354

主题

369

帖子

4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5:11: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於光教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1年获吉林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2016年作为带头人获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资助。2001年、2008年分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马於光教授主要从事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研究,在光电材料物理化学、激发态光谱学和合成化学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是有机电致磷光器件的发起人。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以及973项目子课题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迄今在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Adv. Funct. Mater. J. Am. Chem. Soc.等SCI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论文被SCI他引4500余次。

马於光
所在系所:        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职  称:        教授
研究领域:        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共轭聚合物、电化学交联聚合物)、小分子光电功能晶体与器件(有机晶体结构、激光性能等)、电致磷光材料与器件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招生专业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材料学(高分子材料方向)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材料学(高分子材料方向)
通信方式
通信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邮政编码:        510640
办公地点:        北区科技园1号楼
办公电话:        22237036
电子邮箱:        ygma@scut.edu.cn
移动电话:        (保密)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与教学情况
1. 1981年9月-1991年7月,吉林大学 化学系,本科、硕士、博士
2. 1991年7月-1993年9月,吉林大学 电子科学系,博士后
3. 1993年11月-1998年9月,吉林大学 副教授
4. 1995年7月-1996年7月,1998年1月-1998年7月,香港大学,访问学者
5. 1998年9月-今, 吉林大学,教授
6. 1999年6月-2000年5月,英国剑桥大学,访问教授
7. 2006年7月-今,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8. 2012年9月-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马於光,男,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获吉林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2001年、2008年分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特长光电材料物理化学、激发态光谱学和合成化学。从事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研究,重要学术贡献包括:(1)提出并论述了利用磷光材料提高电致发光器件效率的原理,"开拓了一类大幅度增加器件效率的材料体系";(2)发现了被命名为X-聚集的发光效率最高的分子排布方式,"交叉的分子堆积实现了有机分子的高效率蓝光发射";(3)发明有机发光薄膜的电聚合方法,"这个技术可能发展成用于有机全彩色显示的RGB图案化的新技术,在工艺的简单性和成本方面要优于目前的技术。"作为负责人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有机聚合物光电信息材料的基础研究)、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三重态激子问题及高效率器件研究)以及973项目子课题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论文被SCI他引4500余次。


承担科研项目
电化学聚合薄膜的结构与功能调控及光电器件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4/01-2018/12,280万
面向电泵激光的有机晶态材料设计、制备及器件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2013/01-2015/12,140万
“新型有机发光材料体系与理论探索”,国家科技部973课题,子课题,2009.01-2013.12,273万
结构精确共轭大分子的可控制备与功能研究,基金委,重点项目2009.01-2013.12       ,105万
光电有机功能晶体的制备及应用于发光与激光器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2009.01-2012.12,100万
发光的电沉积薄膜用于彩色OLED的新技术研究,科技部,863项目2006.01-2008.12      ,100万
有机共轭光电材料中CH-p弱相互作用的特征及对电子与光学性质影响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2006.01- 2008.12,26万
PPV类共轭聚合物中顺式“缺陷”的电子结构特征及对电子与光学性质影响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2005.01- 2007.12       ,25万
有机聚合物三重态电致发光材料与高效率器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2005.10-2006.10,40万
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三重态激子问题及高效率器件研究,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2002.01- 2005.12,80万
三线态发光材料及相关主体(host)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科技部973计划,"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重大基础问题的研究" 课题3,2002.01- 2008.12,180万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197

帖子

23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9
沙发
发表于 2018-3-29 09:37:25 | 只看该作者
富勒烯C60及其衍生物由于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质而在材料科学领域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方法制得的C60交联聚合物中C60含量和交联度都比较低,且聚合物结构不可控,这使得它们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时C60较差的加工性能导致C60交联聚合物的表征和加工过程异常困难,也使得相应的合成过程更加复杂和困难。


为解决这一难题,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马於光教授在《高分子学报》 2018年第2期“高分子光电”专辑中发表的论文利用电化学聚合法探索出一种简单高效、可控的C60交联聚合物合成方法,该方法在电极表面原位形成一种交联薄膜并表现出较好的电学性质。


本文利用咔唑基团对C60进行修饰得到三种不同的C60衍生物。其中,咔唑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偶联活性,且在电化学聚合中只发生二聚反应。因此,此类衍生物可以通过咔唑基团的电化学二聚反应相互偶联形成交联薄膜,这种反应精确可控,得到的交联聚合物结构明确。同时,电化学聚合过程中交联聚合物在工作电极上快速而均匀的沉积生长(瞬间成核、岛状生长),并最终形成球状堆积的交联薄膜。经循环伏安法测试表明沉积薄膜有多对氧化还原峰,具有可逆的n-型与p-型双极性掺杂特性,并表现出可逆的和快速电荷传递的氧化还原反应特性。另外这种富勒烯交联薄膜作为超级电容电极材料也表现出了相当可观的电荷储存能力。


参考文献
Sun Mingxiao, Kuang Puxing, Xie Zengqi, Liu Linlin, Ma Yuguang. Synthesis of Cross-linked Thin Films Containing Fullerene Units and Their Performance of Supercapacitor. Acta Polymerica Sinica, 2018, (2): 231 – 238
孙明晓, 邝普兴, 解增旗, 刘琳琳, 马於光. 电化学聚合制备含富勒烯交联聚合物薄膜及超级电容器应用. 高分子学报, 2018, (2): 231 – 238


链接地址:
http://www.gfzxb.org/fileGFZXB/journal/article/gfzxb/2018/2/PDF/gfzxb20170128.pdf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8.17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3

帖子

8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5
板凳
发表于 2018-11-10 15:00:03 | 只看该作者
2018年6月29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马於光教授在常州大学材料楼219报告厅作了题为“激光态调控与新一代电致发光材料”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常州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朱卫国主持进行,材料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
马教授首先介绍了激子态的相关内容,并对激子的能量损耗进行了解释——单节光伏电池效率限制为30%,高能激子内转换到低能态能量损失为50%,低能量光不能被吸收(激子生成的效率)。随后,马教授讲解了降低振动损耗的方法,得出了“跃迁偶极垂直时,振动驰速率最小”的结论,且通过“交叉”的跃迁偶极可以抑制热激子驰豫,并利用三线态问题突破自旋统计的思路阐述了离域电子态和“热激子”原理。报告结束后,马教授与现场师生展开亲切互动,耐心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赢得了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1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5
地板
发表于 2019-9-1 10:20:30 | 只看该作者
报告题目: 有机电致发光(OLED)30年:发现、发展与未来
报告时间: 2019年04月12日 14:00-15:00
报告地点: 浙江工业大学存中楼10楼报告厅
报告人: 马於光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报告人简介:
马於光教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1年获吉林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2016年作为带头人获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资助。2001年、2008年分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马於光教授主要从事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研究,在光电材料物理化学、激发态光谱学和合成化学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是有机电致磷光器件的发起人。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以及973项目子课题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迄今在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Adv. Funct. Mater. J. Am. Chem. Soc.等SCI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论文被SCI他引4500余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132

帖子

2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4
5#
发表于 2021-11-18 16:45:4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上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1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其中,华南理工大学马於光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於光从事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研究成果对推动第二代磷光及新一代廉价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其首次实现磷光材料的电致发光,提出并论述利用磷光材料提高OLED效率的原理,对第二代磷光发光材料的发展具有原创性贡献;提出“热激子”机理及杂化电荷转移态(HLCT)材料结构设计原理,对新一代廉价发光材料的发展具有原创性贡献;发明了难溶有机聚合物功能材料的薄膜加工方法,制备高发光、高导电有机聚合物薄膜,引领高分子材料新方向。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优秀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其所在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6 18:12 , Processed in 0.09393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