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翟天佑团队在二维晶体管介电层集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134

帖子

19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15 10:44: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8月3日,《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杂志在线发表了我校材料学院、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翟天佑教授和刘开朗副教授团队题为“二维半导体上复合高κ介电材料的规模化集成(Scalable integration of hybrid high-κ dielectric materials on two-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s)”的研究论文。
       基于硅基半导体的场效应晶体管(FET)沿着摩尔定律不断微缩,已经接近其物理极限。二维半导体具有原子级厚度和优异的栅极控制性能,能有效避免短沟道效应,是取代硅基半导体构筑下一代FET的理想沟道材料。然而,在二维半导体表面集成高质量的栅极介电层却面临重大挑战。一方面,传统高κ介电材料(HfO2等)与二维半导体结构不兼容,且介电层在其表面难以均匀集成;另一方面,二维介电材料(hBN等)与二维半导体界面兼容却存在介电常数低、集成难以规模化等问题。因此,如何通过与半导体制造工艺相兼容的方法在二维半导体上集成兼具高质量界面和高介电性质的介电层是二维半导体器件领域面临的关键难题。针对上述挑战,翟天佑教授团队提出利用无机分子晶体Sb2O3作为缓冲层构筑HfO2/Sb2O3复合介电层的策略,在二维晶体管中实现了兼具高质量界面与高介电性质介电层的集成,为低功耗、高性能二维晶体管的制备和规模化集成打开了新局面。
HfO2/Sb2O3复合介电层的制备及表征
        无机分子晶体Sb2O3表面无悬挂键,沉积在二维半导体表面,可与之形成高质量的范德华界面。与此同时,Sb2O3的高亲水性可有效促进原子层沉积过程中前驱体的吸附以及高κ介电材料的沉积。利用无机分子晶体的以上特性,结合高κ介电材料优异的介电性质,即可构筑兼具高质量界面与高介电性能的复合介电层。该集成方法能在不同二维材料(石墨烯、MoS2等)上实现超薄介电层的均匀集成,并与二维半导体形成高质量界面,展现出极高的普适性。HfO2/Sb2O3复合介电层的等效氧化层厚度(EOT)可低至0.67 nm,为当前二维晶体管介电层的最低值。优异的界面质量降低了界面态密度,以MoS2为沟道的FET的亚阈值摆幅低至60 mV/dec,达到理论极限。晶体管阵列器件呈现出优异的均一性,满足二维晶体管的规模化集成要求。同时,得益于超低的EOT与优异的界面质量,该晶体管在0.4 V的超低工作电压下即可获得超过106的开关比,是目前FET中最高栅极控制效率。该研究结果为二维晶体管介电层集成问题提供了新策略,为未来二维半导体在高集成度、低功耗电子器件中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我校为该论文第一完成单位,材料学院博士生徐永善和刘腾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翟天佑和刘开朗为通讯作者。材料学院李会巧教授、赵英鹤副教授、诸葛福伟副教授以及南京大学王欣然教授、燕山大学聂安民教授等共同参与该项研究工作。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25103、U21A2069、52202171)等项目资助。
据悉,以上研究工作是翟天佑团队围绕二维无机分子晶体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该团队于2019年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二维无机分子晶体的新概念(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 4728.),近年来在该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先后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3-01626-w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翟天佑,男,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副主任,新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组部“计划”入选者(2012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3年),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 “十大科技新星”和“十佳青年教工”(2016年),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五完成人,2014年)和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4年)。担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和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理事,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专家,Science Bulletin(材料领域)副主编,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60余种国际知名刊物审稿人。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8 12:41 , Processed in 0.153360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