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谢素原、谭元植等:内嵌金属富勒烯生长机理研究新进展

[复制链接]

81

主题

89

帖子

12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25 08:54: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我院谢素原院士、谭元植教授、邓顺柳教授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化学研究学院(ICIQ)的Luis Echegoyen教授合作,在内嵌金属富勒烯C2插入生长机理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Two Metastable Endohedral Metallofullerenes Sc2C2@C1(39656)-C82 and Sc2C2@C1(51383)-C84: Direct-C2-Insertion Products from Their Most Stable Precursors”为题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DOI:10.1021/jacs.3c04840),并且被选为当期内封面。
         自1985年发现富勒烯C60以来,就有一个世纪难题伴随而来,即富勒烯是如何形成的?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人们对富勒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目前有两种主流的观点来试图解释富勒烯的生长机理:第一种观点认为富勒烯是由碳原子或C2、C3等小碳簇不断生长而形成,称为"自下而上"(bottom-up)形成机理;第二种观点认为富勒烯可能是由石墨或石墨片碎片先经过C-C键的断裂,再经由碳原子离去,最后慢慢卷曲形成的,称为"从上而下"(top-down)形成机理。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观点,目前都没有在实验上得到完全验证。相比于空心富勒烯,内嵌金属富勒烯(EMF)由于在富勒烯空腔内部嵌入了金属原子或者金属团簇,其生长机理则更加复杂,目前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为了更好地理解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形成机理,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寻找一些不稳定的中间体作为认识机理的关键实验证据。基于该想法,研究团队通过电弧放电法合成了两个违背"独立五元环规则"的内嵌金属富勒烯Sc2C2@C1(39656)-C82和Sc2C2@C1(51383)-C84,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其结构。
        理论计算表明这两个结构在能量上是不稳定的、亚稳态的结构,并且可能不是在剧烈的电弧中心中形成的,而是通过C2碎片插入于在电弧中心形成的两种稳定的前驱体(Sc2C2@C2v(5)-C80以及Sc2C2@Cs(6)-C82)后而形成的产物。研究团队进一步提出了一种"两步法"的理论模型来对这种亚稳态的产物进行验证,从而证明了这两个结构都是"C2插入"的产物。这个工作不仅为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形成机理提供了新的见解,还展示了"C2插入"合成新型的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可能性。
        该研究工作在我院郑兰荪院士、谢素原院士、谭元植教授、邓顺柳教授指导下完成。谭元植教授、邓顺柳教授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化学研究学院Luis Echegoyen教授为该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历时多年完成,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均为谢素原院士团队的毕业生,包括博士毕业生姚阳榕(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博士毕业生陈佐长(现留组任博士后)和硕士毕业生陈灵芳(现为中科院化学所博士生)。参与本研究工作的还有硕士毕业生郑珊瑜(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上峰教授。这一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批准号:91961112、92061204、92061103、21721001、51925206)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项目批准号:WK2060000051)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3c04840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
           谢素原教授,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Science Bulletin (原《科学通报》)副主编,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理事,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1999年于厦门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年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07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年获得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2013年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4年荣获第五届中国侨界(创新成果)贡献奖,2015年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6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百千万领军人才称号。已在Science、Nature Materials、Nature Chemistry、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等国际期刊发表一百多篇学术论文。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JACS|主题: 517, 订阅: 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8 00:08 , Processed in 0.086996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