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杨勇教授课题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锂金属负极失效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复制链接]

230

主题

274

帖子

3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20 08:00: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我院杨勇教授课题组在全固态锂金属电池锂金属负极失效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Understanding the failure process of sulfide-based all-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via operando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Doi : 10.1038/s41467-023-35920-7)。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有望同时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由于锂金属溶解-沉积过程会形成大量的非活性锂,当前全固态电池中锂金属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差。非活性锂由两部分组成:(1)非活性的锂金属(也叫“死锂”,dead-Li), 通常是由于不均匀的锂溶出导致电子-离子通路断路而导致。(2)非活性的含锂化合物,主要由锂金属负极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界面(电)化学副反应导致的,即所谓的固体电解质界面非活性锂(inactive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SEI-Li))。如何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准确地定量检测这两种非活性锂,对于理解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失效过程尤为重要。
         我院杨勇教授课题组采用自建的电化学原位固体核磁共振装置和所组装的全固态锂金属原位电池,通过电化学原位核磁技术首次成功实现对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循环过程中dead-Li和SEI-Li的定量分析。研究人员系统对比分析了四种常用的硫化物基固态电解质体系,即锂锗磷硫 (Li10GeP2S12 (LGPS)),锂硅磷硫氯 (Li9.54Si1.74P1.44S11.7Cl0.3 (LSiPSCl)),锂磷硫氯 (Li6PS5Cl (LPSCl)) 以及锂磷硫 (Li7P3S11(LPS)),揭示了锂金属与它们配对时的失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LGPS中,由于Ge参与反应导致所有活性锂都转变为SEI-Li;LSiPSCl中,SEI-Li的占比大于dead-Li;而在LPSCl和LPS中,dead-Li的占比大于SEI-Li。通过原位核磁谱,作者进一步发现两种不同形成机制的死锂及其演化过程,并且用原位固体核磁共振研究了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锂金属腐蚀问题。
图(a, b, c, d) 四种体系的无负极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每一次循环时可逆容量,dead-Li,SEI-Li的占比情况。(e, f, g) LPS体系的固体核磁共振锂金属信号的堆叠图,以及第四圈堆叠图的放大图。(h, i) 锂枝晶充电过程中向正极侧生长,放电过程中部分溶出,形成死锂的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的支持下,杨勇教授团队长期深耕于发展先进的固体核磁技术用于锂/钠离子电池、锂/钠金属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锂/钠离子电池 (Nat. Commun. 2021, 12, 4903; Nat. Commun. 2020, 11, 3544;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11918;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18086; Nat. Energy 2017, 2, 17074); 锂/钠金属电池 (Nat. Commun. 2023, 14, 17;Nano Lett., 2022, 22, 6775;Commun Mater, 2022, 3,50;Sci. Adv.,2021,7,eabj3423;Nat. Nanotechnol. 2020,15, 883);全固态电池 (ACS Energy Lett. 2022, 7, 2761-2770;Energy Storage Mater.2022, 44,190-196;Adv. Energy Mater. 2021, 11, 2003583,1-11;Nano Energy. 2020, 67, 104252,1-10)。
         该研究工作是在我院杨勇教授的指导下完成,厦门大学2018级博士生梁子腾和厦门大学向宇轩博士(厦门大学2021届博士,现任西湖大学青年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英国剑桥大学金艳婷博士、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傅日强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王春生教授、和德国明斯特大学Martin Winter教授提供了指导和帮助。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2261160570, 21935009和22021001) 与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18YFB0905400)等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5920-7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
      杨勇教授现任厦门大学闽江计划特聘教授,电化学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英国牛津大学访问科学家。曾荣获中国化学会电化学贡献奖(2017),国际电池材料协会(IBA)技术成就奖(2014),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9),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并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现担任国际知名电池杂志J. Power Sources (IF=6.93)主编,国际电池材料学会(IBA)理事会理事,国际锂电池会议(IMLB)执委会委员与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同时长期担任国家军用电池专家组的专家。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7 23:54 , Processed in 0.089088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