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方国家/柯维俊团队实现24.1%高效率钙钛矿近红外发光LED

[复制链接]

124

主题

141

帖子

2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0 10:11: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红外发光和探测器件在夜视、医疗、通讯等方面有众多应用。甲脒铅基卤化物钙钛矿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器件之一。然而,它们的性能仍然受到缺陷导致的非辐射复合和器件中带阶势垒引起的低效载流子输运的影响。因此深入理解器件中的载流子输运机制并针对性地缩小带阶对提升器件的性能显得至关重要。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方国家教授、柯维俊教授和南京工业大学王建浦教授近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期刊上发表了题为:“Synergistic passivation and stepped-dimensional perovskite analogs enable high-efficiency near-infrared light-emitting diodes”(协同钝化和梯度维度钙钛矿类材料实现高效近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文章。该研究团队在FAPbI3前驱液中引入了一系列镉盐,特别以醋酸镉为代表的添加剂,能够起到协同钝化材料的缺陷并优化器件能带结构等作用。此外,镉盐还生成了一种新型零维晶体结构的类钙钛矿材料(FA2CdI4)。该晶体结构数据信息被剑桥晶体数据中心收录发表(https://www.ccdc.cam.ac.uk/struc ... eToSearch=Published)。这种新型零维的FA2CdI4类钙钛矿和一维黄色相的δ-FAPbI3、二维FA2FAn-1PbnI3n+1以及三维黑色相α-FAPbI3的钙钛矿可以在一锅合成中获得,其梯度排列的能带结构可以像能量漏斗一样高效地传递载流子,对能量转移中起着非常关键和积极的作用。因此基于FAPbI3的近红外LED器件获得了同类器件中创世界纪录的24.1%的外量子效率,还大大提高了器件的工作稳定性。此外,该器件还具有很好的探测性能,基于此还实现了发光和自驱动探测孪生器件的近红外光通信。
            
a 器件结构;b 醋酸镉协同钝化钙钛矿缺陷/过量甲脒生成包含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体系的梯度维度的钙钛矿及其类似物; c 梯度维度钙钛矿及其类似物的加速能量传输示意图; d 参比器件和包含不同添加剂的器件的发光性能曲线;e 孪生器件的发光与探测集成化示意图; f 器件实现自驱动探测的响应曲线。
        这项工作不仅揭示了甲脒铅基卤化物钙钛矿体系中多维度钙钛矿的存在,而且发现了一种镉基新型零维类钙钛矿材料;为解析铅卤钙钛矿发光器件的能量传输机制和研制高效发光器件及其功能化集成应用奠定了基础。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刘永杰和陶晨研究员,论文通讯作者为武汉大学方国家教授、柯维俊教授和南京工业大学王建浦教授。武汉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合著者还有南京工业大学黄维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曹雨博士;南京大学胡胜勇博士;武汉轻工大学陈良艳博士;武汉大学丛恒将博士、贾双凤博士、王倜研究员、王建波教授、姚方博士、桂鹏彬博士,研究生:王舒欣、李佩、王成、刘陈威、叶飞鸿、肖蒙、高正、董开连、李佳帅、胡绪志;香港理工大学李刚教授。
         该研究得到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湖北省科技厅和武汉大学-内地与香港合作研究平台种子基金等科技/合作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5218-0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
        方国家教授,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湖北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在AFM、JMC、EDL、APL等国际重要刊物发表SCI论文一百余篇。现为国际信息显示器协会(SID)会员、《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编委。《物理学报》等重要学术杂志的特邀审稿人。
       柯维俊,男,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新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dvanced Materials等IF>10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第一作者论文累计10篇入选ESI高被引,3篇入选ESI热点。H因子41, 总引用6000余次,已授权9项发明专利。常年受邀担任Science, Nature Energy,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人。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8 04:45 , Processed in 0.096805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