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吴凯丰课题组观测到低维材料电荷转移的Marcus反转区间

[复制链接]

115

主题

126

帖子

2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08:55: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我所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1121组)吴凯丰研究员团队在低维材料电荷转移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观测到低维材料电荷转移的Marcus反转区间。
  电荷转移是光合作用、生物信号传导及各类能源转化中的关键步骤。以Rudolph Marcus为代表的科学家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对电荷转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Marcus理论的精髓是预测了电荷转移的反转区间:当反应驱动力大于重组能之后,转移速率随驱动力增加而降低。这一与直觉相悖的预测被争论了几十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Miller等人基于新兴的飞秒瞬态光谱技术,在实验上直接观测到分子间电荷转移的反转区间。Marcus也因而独得了199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过去几十年发展的低维材料(如量子点、碳纳米管、二维材料等)在光电器件和能源转化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这些应用的核心过程之一是低维材料的电荷转移。研究人员对低维材料的电荷转移动力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之前以量子点为主的研究工作表明,其电荷转移速率往往随驱动力增加而单调增加,从未观测到Marcus反转区间。有研究人员提出了Auger辅助电荷转移的可能性:量子点中电子-空穴之间存在强烈的库伦耦合作用,其中一个电荷转移的多余驱动力可用于激发另一电荷,从而回避了Marcus反转区间。吴凯丰团队提出,若能建立方法研究单独存在的电子或空穴态的电荷转移,有望观测到Marcus反转区间,同时也能成为Auger辅助模型的强有力证据。
  吴凯丰团队近来对无机量子点/有机分子界面处的电荷和能量转移动力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前期“自旋调控电荷复合动力学”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团队提出了研究量子点单电荷转移的动力学方法:可以先激发量子点表面的有机分子,将电荷注入到量子点中,获得瞬态布居的单电荷态,进而观测后续复合过程的电荷转移动力学;也可激发量子点转移一个电荷至分子,然后观测后续第二步电荷转移生成分子三线态的动力学。团队构建了CdS量子点/茜素分子的模型体系,通过量子点尺寸调控电荷转移驱动力,基于飞秒瞬态吸收光谱直接观测到了量子点电荷转移的Marcus反转区间。
  考虑到电子-空穴强烈耦合是低维材料的普遍特征,上述结果对低维材料应具有普适性。为证明这一点,团队还采用二维CdSe纳米片开展研究,也取得了一致的结论,将零维量子点和二维纳米片在单电荷状态下的电荷转移数据整合到一起,获得了教科书式的Marcus电荷转移曲线。
  该工作不仅加深了人们对于低维材料及其电荷转移机制的理解,对指导低维材料能源转化也具有重要意义。以低维材料作为吸光单元进行能源转化时,第一步电荷转移可能遵从的是Auger辅助的模型,而第二步转移则符合典型的Marcus理论模型。设计电荷转移驱动力时应分别参考这两种模型,从而最大程度促进电荷分离以及抑制电荷复合。
  该工作以“Marcus Inverted Region of Charge Transfer from Low-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 Materials”为题,于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该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是我所1121组王俊慧副研究员和已出站博士后丁韬。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B类先导专项“能源化学转化的本质与调控”、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项目的资助。(文/图 王俊慧)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6705-x


       文章来源:大连化物所
       吴凯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9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高安市; 2010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埃默里大学从事超快光谱学研究,师从Tim Lian教授,2015年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15至2017年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以主任奖学金学者身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Victor Klimov。 2017年入选中组部青年##计划,入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被聘为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任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组长,从事光电转换材料的超快动力学和器件应用研究,近五年内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Nature Nanotech.》、《Nature Photon.》、《Nature Energy》、《Chem. Soc. Rev.》、《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8 04:24 , Processed in 0.093803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