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李驰麟课题组在金属氟/硫基电池的界面催化/限域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173

帖子

27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2 08:59: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储能需求的日益增长,基于嵌入机制的锂离子电池难以满足诸如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长续航和大规模储能体系的性能要求。转换型氟/硫基正极通过活性中心的多电子转移反应,能够冲破单电子嵌入化学的束缚,具备实现高比容量和高能量密度储能的潜质(例如:Li-FeF3和Li-FeS2的理论值分别可达712和894 mAh/g;1950和1671Wh/kg)。然而,氟/硫基正极的持久可逆转换反应受到反应动力学迟缓和空间限域困难的阻碍。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李驰麟研究员团队联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崔艳华研究员团队,提出界面氟化的策略,分别实现LiF和多硫物质的高效转换,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材料领域期刊Adv. Funct. Mater.和J. Mater. Chem. A上。
尖晶石结构NiFe2O4催化LiF高效裂解以助力持久高效转换的氟基正极
疏硫氟化表面和亲硫Fe-S结构核心的协同限域/激活效应保证多硫组分的持久高效转换
  含内置锂源的LiF与低价态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氟化物或过渡金属单质)复合正极可通过自驱动的转换反应实现高比容量的输出,但LiF的充分裂解通常需要匹配高充电电位(4.5–5.0 V),从而导致电池的能量效率严重受损(<80%)。针对此问题,研究团队首次采用尖晶石型结构的NiFe2O4作为双活性中心宿主,通过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高氟化界面丰度的LiF/NiFe2O4纳米薄膜正极。广泛分布的三维LiF/NiFe2O4界面网络能够提供充足的氧化还原反应位点,加速LiF裂解/重构和NiFe2O4氟化/脱氟的反应动力学。得益于此,该含锂氟基正极在低充电截止电压(4.2V)下即可实现充分的锂氟转换反应(赝电容储能贡献超过90%),在大比容量(~237mAh/g)和高能量效率(~88%)兼得的同时,其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也处于已报道的预锂化氟基正极的最高水平。高催化活性NiFe2O4宿主材料匹配足量的氟化界面是开发商用LiF基预锂化转换正极的重要策略之一。该成果以“Low-Overpotential LiF Splitting in Lithiated Fluoride Conversion Cathode Catalyzed by Spinel Oxide”为题,发表于Adv. Funct. Mater. 2021, 31, 2009133.上。
  多硫组分的空间限域和催化激活问题一直阻碍着高比容量/能量密度的硫系正极的深化应用。针对此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Fe-S结构核心和氟化表面的新型组合构型,以实现FeS2@S双活性相正极的高效限域和转换。S-S组分和亲硫Fe-S结构核心之间的紧致贴合能够增强内置吸附催化效应,而疏硫的氟化表面能够进一步抑制多硫活性物质的界面溶出。此外,导电FeS2晶粒的紧致堆垛配合氟化碳层的交联包裹强化了电子/离子传输网络的空间渗透性和连续性。亲硫/疏硫紧致构型的调制助力了S-S组分的空间限域和反应动力学的升级,促进了双活性相的协同转换反应,赋予了FeS2@S正极的高可逆比容量(储锂和储钠分别可达1000 mAh/g和600 mAh/g)和稳定长循环(1 C倍率下储锂循环700圈和储钠循环1000圈后的比容量仍可分别保持在800 mAh/g和370 mAh/g,对应的正极能量密度分别可达1200 Wh/kg和480 Wh/kg)。这种用于保证S-S组分可持续高效利用的新型正极构型为转换型硫系金属电池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策略。该成果以“Tight bonding and high-efficiency utilization of S-S moieties to enable ultra-stable and high-capacity alkali-metal conversion batteries”为题,发表于J. Mater. Chem. A, 2021, 9, 6160-6171.
  上述论文第一作者分别是中物院博士生魏开远和上海硅酸盐所博士生陈克艺,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009133
  https://doi.org/10.1039/D0TA11049C


        文章来源:上海硅酸盐所
      李驰麟,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003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获工学学士;2008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 获理学博士;同年进入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从事储能电池材料和固态离子学方面的研究;2013年加入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工作。在新型储能材料的结构合成设计、电化学反应机制、纳米离子学、镁电池和固态电池等方面作出系列创新成果。多次受邀在国际固态离子学会议、国际氟化学会议、中国材料大会、全国电化学大会、全国固态离子学会议、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等会议上作邀请报告。在SCI源期刊中发表论文50篇,包括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JACS、Adv. Mater.、Adv. Funct. Mater.(6篇)、Adv. Energy Mater.、ACS Nano(3篇)、Nano Lett.、Chem. Mater. (2篇)、J. Mater. Chem. A(4篇) 等。授权PCT国际专利和美国专利1项,授权中国专利3项,在申中国专利6项。担任Nat. Commun.、JACS、ACS Nano、Chem.Mater.、Adv. Mater.、Adv. Funct. Mater.、Adv. Energy Mater.、Energy Environ. Sci.、Mater.Horizons、Nano Energy等期刊特约审稿人。担任Sci.Rep.编委和Chin.Chem.Lett.青年编委。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7 10:07 , Processed in 0.094955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