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振洋课题组采用高能电子束直接高效合成宏观厚度三维多孔石墨烯晶体膜

[复制链接]

166

主题

199

帖子

34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09:34: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王振洋研究员课题组在宏观厚度三维多孔石墨烯薄膜的大面积制备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研究人员以高能电子束作为能量源,利用电子束流的高动能和低反射特性,将聚酰亚胺前驱体直接原位诱导转化为厚度高达0.66 mm的三维多孔石墨烯晶体膜。相关研究成果以“E-beam direct synthesis of macroscopic thick 3D porous graphene films”为题发表在Carbon期刊上。
  图1. (a) 电子束轰击在聚酰亚胺上诱导形成宏观厚度3D多孔石墨烯薄膜的过程;(b) EIG的SEM图像;(c-d) EIG截面的低、高倍率SEM图像;(e-f) EIG的TEM图像和HRTEM图像;(g) EIG和聚酰亚胺薄膜的拉曼光谱(上图)和XRD光谱(下图)的比较。
  图2. EIG电极的电化学特性:(a) 三电极测试系统示意图;(b-c)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CV曲线;(d) 不同电流密度下的GCD曲线; (e) EIG电极的面积比电容(CA)随电流密度变化的曲线;(f) EIS分析。
  图3. (a) EIG材料的电热特性曲线和红外图;(b) EIG在室温下的光热特性曲线和红外图;(c) EIG在低温环境(?40 °C)下的光热性能;(d-e) EIG与聚酰亚胺薄膜的光热除冰性能比较。
  石墨烯由于其特殊的物理与化学特性,被认为是新的战略性材料。近年来,虽然制备手段在不断进步,但是由于二维石墨烯片的团聚倾向,其在规模化应用上依然存在巨大难题。构筑三维多孔结构石墨烯可以有效防止片层重新堆叠,且有利于电解液离子的传输与扩散,在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然而,宏观厚度三维多孔石墨烯晶体膜的高效合成仍然是一个挑战。
  研究人员发现,利用激光的高瞬时能量可以诱导含碳基质直接碳化形成高结晶质量石墨烯,其在储能器件和电磁波屏蔽等领域性能突出。但是激光对含碳基基质的穿透深度较低,导致所制备的石墨烯膜厚度不足,限制了其在实际器件中的应用。因此,探索更加有效的能量源,是高能束流诱导石墨烯产业化应用所亟需解决的关键难题。
  鉴于此,研究人员采用高能电子束流作为新的能量源,在聚酰亚胺前驱体上成功实现了宏观厚度三维多孔石墨烯晶体膜的高效制备。相比于激光,高能电子束具有零反射、高动能、注入效应、聚焦控制简单等诸多优势,使得电子束有望成为比激光更好的能量源,可以快速诱导聚酰亚胺前驱体碳化生成石墨烯。聚酰亚胺中的氢、氧等成分以气体形式迅速溢出,导致石墨烯具有丰富的三维孔隙结构。研究发现,电子束诱导石墨烯(EIG)薄膜的厚度高达0.66mm,合成速率为84 cm2/min,明显优于激光。进一步将EIG应用到超级电容器电极领域,其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储电能力。此外,值得一提的是, EIG还具有优秀的光热性能,可以应用到太阳能光热防冰融冰领域,成功实现了低至-40 °C超低温下的防冰除冰。
  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arbon.2021.06.035
  
        文章来源:合肥研究院
        王振洋,男,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武汉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2000年本科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2006获得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开始进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10~2011年获得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赴德国明斯特大学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从事新能源纳米材料的研究。多年来一直从事纳米复杂纳米结构设计、纳米敏感器件与纳米探针、先进能源纳米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最终目标将为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上述领域的应用提供廉价可靠的能源转换新方法、智能节能新技术、高效储能微纳器件和绿色环保的新能源和节能材料。作为主要研究骨干承担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节能领域机敏纳米材料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2009CB939900)”的部分研究任务,作为主持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承担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等其他省部级课题7项。近年来在Angew.Chem.Int.Ed.、Adv.Funct.Mater.、Chem-AEurop.J.、Appl.Phys.Lett.、SolarEnergyMaterialsandSolarCells和J.Phys.Chem.C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多篇。获发明专利5项,其中一项2006年被评为甘肃省十五期间十大优秀专利。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10 15:04 , Processed in 0.090922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