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葛锜团队合作在超高力学性能光敏SMP取得新进展

[复制链接]

204

主题

252

帖子

48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2 12:57: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副教授葛锜团队和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张彪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合作发表论文,报道一种用于光固化4D打印的超高力学性能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这种新材料在橡胶态断裂应变超过1240%,在150%-250%的应变区间可以重复加载超10000次。此外,其优异的光聚合性能使其成为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 - DLP)4D打印的理想材料,最高打印精度2微米,在智能家居、航空航天和软体机器人领域应用潜力非常大。该项研究被Advanced Materials后内封面重点报道。
        4D打印是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它能够使打印出来的三维结构的形状在外界环境刺激下随时间变化。与用于4D打印的其他主动软材料(Soft Active Materials -SAMs)料相比,形状记忆高分子(Shape Memory Polymers - SMPs)具有更高的刚度,并且能与各种3D打印技术兼容。其中,采用DLP 3D打印技术打印可光固化SMP,可以制造具有复杂几何形状和高分辨率的4D打印结构。然而,现有可光固化SMP在力学性能方面具有局限性(伸长率偏低、抗疲劳性能差等),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范围。因此,亟需发展可承受大变形且具备抗疲劳能力的光固化SMP,以满足工程应用中对4D打印智能材料力学性能的高要求。
图 1. 超高力学性能的tBA AUD SMP用于基于DLP 3D打印技术的4D打印
        联合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出了一种超高力学性能可光固化SMP体系。该材料体系主要由丙烯酸叔丁酯(tBA)和脂肪族聚氨酯二丙烯酸酯(AUD)组成,故称为tBA-AUD SMP体系。如图1所示,该SMP体系极易光固化,与基于DLP的3D打印技术兼容,可以制造出高分辨率-高度复杂的3D结构。研究团队开展了大量实验,研究tBA-AUD SMP体系的大变形机理和探索其在高承载-大变形结构中的工程应用。
图 2. tBA-AUD SMP前驱体溶液的相关特性
        如图2所示,通过流变测量、凝胶分数试验和固化时间测试表征了tBA-AUD SMP前驱体溶液的3D打印性能。交联剂AUD含量在50 wt%以下前驱体溶液具有较低的黏度,适用于DLP 3D打印。AUD含量越高, tBA-AUD SMP体系的平衡凝胶分数越高,固化相同厚度的前驱体溶液所需的时间越短。
图 3. tBA-AUD SMP体系的热力学性能
        如图3所示,通过热力学性能测试标定了tBA-AUD SMP体系的大变形、形状记忆和耐疲劳性能。tBA-AUD SMP体系在编辑温度(80 °C)下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和超高的断裂伸长率。 tBA-AUD SMP 体系具有近乎100%的形状固定率和良好的形状恢复率(~90%)。此外,这种SMP材料可以承受超过10000次大变形循环加载(循环应变150%-250%)。
图 4. tBA-AUD SMP体系的大变形机理
      如图4所示,通过红外光谱测试、应力松弛实验和单轴拉伸试验对比新鲜试样和10000次疲劳后试样,以阐释tBA-AUD-SMP体系的大变形和抗疲劳机理。AUD交联剂的高分子量和氢键的综合作用赋予了tBA-AUD SMP体系大变形性和抗疲劳性。
图 5. tBA-AUD SMP三维构件的高度变形能力及其在智能家具中的工程应用
图 6. tBA-AUD SMP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如图5和图6所示,3D打印的 tBA-AUD SMP三维构件具有高度变形能力,在智能家居和航空航天等工程应用中潜力巨大。tBA-AUD SMP的断裂伸长率远高于先前报道的各种可3D打印SMP。使用tBA-AUD SMP打印的三维结构具有大变形能力和高承载能力,使其成为制造带有SMP铰链的智能家具的理想材料。利用tBA-AUD SMP的快速热响应能力,可以制作用于展开太阳能电池板的智能铰链。通过穿过铰链微孔的电阻丝的加热,折叠编辑的铰链可在1分钟之内恢复到笔直状态,完成太阳能电池板的快速部署。
        该项究开发了适用于DLP打印的大变形-抗疲劳形状记忆聚合物光敏树脂,可以满足各类4D打印工程应用对先进智能材料的高断裂应变、高抗疲劳能力、高承载能力和适应于先进制造工艺等的综合要求。
        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张彪、南方科技大学博士后李红庚和博士生程健翔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葛锜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南方科技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仿生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人体增强与康复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和陕西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等项目资助。
      
        文章来源:南方科技大学
        葛锜博士,2019年6月起就任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获同济大学工程力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浙江大学固体力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科罗拉多大学博德分校博士学位。2013-2014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自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在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并在此期间,领导参与10余个相关科研项目,直接负责研究经费350余万新加坡元(约合1千8百万人民币)。主要研究领域为4D打印、多功能3D打印、软物质力学、软体机器人、柔性电子等。已在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PRL, JMPS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Google Scholar Citation 2900余次,H-index 20。担任Polymers, Micromachines等专业杂志编委,及Nature, Nature Communication, Science Advances, Nano Letter, JMPS等国际知名杂志长期审稿人。
         张彪,男,博士,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副教授。2009年获南昌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12年获天津大学材料学硕士学位,2016年获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博士学位,2016-2018年在新加坡设计科技大学(SUTD)数字设计与制造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功能高分子材料及3D打印,围绕着高分子材料,在水凝胶、基因载体、可控自由基聚合、聚离子液和可再加工热固性树脂等领域展开。共发表SCI论文16 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CS Macro Letter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等杂志上发表论文9 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并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做口头报告。2018年获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dvanced Materials(IAAM)青年科学家奖。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3 00:56 , Processed in 0.134280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