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Chem. Sci.专刊:近红外区生物成像与传感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184

主题

215

帖子

3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26 15:47: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英国皇家化学会旗舰期刊 Chemical Science 特邀张凡教授、唐本忠教授作为客座编辑,出版了关于“Near-infrared luminescent probes for bioimaging and biosensing”的专刊,对近红外区生物成像与传感研究进展进行深度解读。
       近红外(NIR)荧光成像(波长范围:650-1700 纳米)由于其更深的组织穿透、高的时空分辨率和无创性,已成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改善活体生物成像和传感性能上不可或缺的成像方式之一。数十年来,它一直是一个日益增长的研究主题,并且在未来几年中也将继续蓬勃发展。近红外荧光探针是近红外荧光成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涌现了诸多性能优异的材料如有机小分子染料、大分子聚合物、以及无机材料包括镧系元素材料、碳基材料、量子点、贵金属团簇等。但随着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中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发更高性能的、满足应用需求的新型荧光探针以完全释放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的潜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本主题期刊收集了过去 18 个月中发表在 Chemical Science 上针对近红外生物成像和生物传感的精选研究。在特邀综述与展望文章中,还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从探针的机理、结构性能关系、设计和应用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讨论了其中的不足、挑战和机遇。通过这个主题问题,旨在呼吁研究界加强与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等不同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们的广泛合作。
       专刊网页链接: https://pubs.rsc.org/en/journals ... e-84b7-32f3171e93de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
        唐本忠,华南理工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年、1988年获日本京都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曾在多伦多
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日本NEOS公司中央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1994年至今任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座教授。2009年当选中科院院士。2012年起受聘为华南理工大学双聘院士。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他引10000多次,h因子为71。应邀为Chem. Rev.,Chem. Soc. Rev., Acc. Chem. Res. 和Prog. Polym. Sci. 等高影响力杂志撰写了27 篇综述文章和40 篇专著章节。工作42次被C&EN(化学与工程新闻)、《自然》出版社《亚洲材料》等亮点报道、1 次入选《大英百科全书》、9 次被Acc. Chem. Res., Chem. Commun., Macromolecules 和J. Mater. Chem. 等选做封面。在学术会议上作了200场邀请报告(30 场大会报告和8场主题报告),拥有美国授权专利10项;美国专利申请21项,其中PCT申请5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Croucher高级研究成就奖、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和Elservier杂志社冯新德聚合物奖。
       主要从事高分子合成方法论的探索、先进功能材料的开发以及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设计合成新型聚合单体和构筑新型大分子,(2)开发适应多种官能团的立体有择性聚合催化剂,(3)合成线性与超支化共轭聚合物与有机金属聚合物,(4)研制具有光电磁和生物功能的先进材料。主要学术贡献有:发明了合成炔类聚合物的新催化体系;开拓了从炔类单体制备线性和超支化高分子的新聚合途径;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光、电、磁、热和生物活性的新功能材料;发现了反常的AIE现象、解释了AIE过程的机理,并将AIE效应有效地应用到发光器件、化学检测和生物传感等技术领域。


        张凡,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万人计划)。2002年获得华东理工大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复旦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学位。2008-2010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博士后。2010年8月加入复旦大学化学系,2012年协调成立复旦-陶氏化学联合研究中心,任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物纳米技术及生物分析,药物储存与释放,体内与体外生物成像等。共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论文总他引6000+次, SCI H-index为43。其中包括Nat. Commun(3篇),J. Am. Chem. Soc.(7篇),Angew. Chem. Int. Ed.(5篇),Nano Lett.(4篇),Adv. Mater.(4篇)等权威刊物。18篇论文入选ESI “Highly Cited Papers”。出版英文专著2部(德国Springer/英国皇家化学会)。获得了侯德榜科学技术青年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英才奖以及明治生命科学奖等奖励。担任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Chemistry (Nanoscience Section)主编(IF=3.994),CurrentNanoscience副主编,Advanded Materials旗下Particle & Particle Systems Characterization (Wiley)(IF=4.474)国际编委,《化学学报》、《分析化学》、《中国化学快报》编委。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8 23:29 , Processed in 0.089947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