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张学同团队聚酰亚胺气凝胶纤维获重要进展

[复制链接]

95

主题

112

帖子

1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10 17:38: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气凝胶纤维是通过溶胶-凝胶纺丝和特种干燥技术直接获得的一种超轻多孔的新型高性能纤维,是气凝胶结构在纤维材料中的完美体现。气凝胶纤维因其具有高孔隙率、低密度和优异的隔热保温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并被视为下一代保暖纤维,有望颠覆羽绒,替代超细纤维,在纺织、环境、能源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虽然目前已经有气凝胶纤维问世,但是与种类繁多的块体气凝胶相比,气凝胶纤维的种类还屈指可数。这是由于块体气凝胶制备过程中的静态溶胶-凝胶转变过程与纤维的动态纺丝过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通过传统的动态纺丝方法难以直接利用块体气凝胶的静态溶胶-凝胶转变研究成果。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张学同团队提出了一种制备气凝胶纤维的普适方法,即溶胶-凝胶限域转变(SGCT)方法,巧妙的把气凝胶纤维的动态纺丝过程调整为静态的溶胶-凝胶转变过程,从而为制备任意组分的气凝胶纤维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以聚酰亚胺(PI)气凝胶纤维制备为例,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毛细管力使气凝胶前驱体溶液进入玻璃毛细管内腔,然后在毛细管的限域空间内实现前驱体的静态溶胶-凝胶转变,之后通过简单的溶剂冲洗取出凝胶纤维,最后利用超临界CO2干燥获得了相应的气凝胶纤维。得到的聚酰亚胺气凝胶纤维具有超高比表面积(高达364 m2/ g),出色的机械性能(弹性模量为123 MPa),优异的疏水性(接触角为153°)和显著的柔韧性(曲率半径为200 μm)。
  图1、通过溶胶-凝胶限域转变策略制备PI气凝胶纤维的流程示意图
  实验表明,采用同样单体制备出的PI气凝胶块体是超亲水的(接触角为0°),而采用SGCT方法制备出的PI气凝胶纤维则是超疏水的(接触角高达153°)。这是由于单体中的甲基基团在限域空间内易于在纤维表面富集造成的。此外,与商业化的棉纤维或者实验室自制的芳纶气凝胶纤维相比,PI气凝胶纤维也表现出显著优于上述两者的离火自熄灭(阻燃)特性。进一步测试表明,棉纤维的极限氧指数为24,芳纶气凝胶纤维的极限氧指数为28,而PI气凝胶纤维的极限氧指数则高达46.2。隔热性能测试表明,与传统的棉纤维及超细纤维相比,PI气凝胶纤维具有更加优异的隔热保温性能,且隔热保温性能的优异程度与气凝胶纤维的直径正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165 °C ~ 205 °C的范围内),由PI气凝胶纤维制成的气凝胶织物也具有出色的隔热保温效果。
  图2、(a)高温下普通棉线与不同直径的PI气凝胶纤维的红外热成像图;(b)普通棉线与不同直径的PI气凝胶纤维的温差对比;(c)普通棉布与PI气凝胶织物对人体皮肤保温效果的数码照片与红外图像。
  此外,研究团队通过SGCT策略成功制备出了多种有机气凝胶纤维、多种无机气凝胶纤维和有机/有机、无机/无机、有机/无机杂化气凝胶纤维,如图3所示,证明了SGCT策略的普适性。有理由相信,只要获得了块体气凝胶的静态溶胶-凝胶转变原理,通过SGCT策略,可以很容易地制备出与此块体气凝胶相对应的气凝胶纤维,从而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已知块体气凝胶的静态溶胶-凝胶转变知识制备出尽可能多的气凝胶纤维提供了可能性。
  图3、通过SGCT策略制备不同种类的气凝胶纤维扫描电镜照片(a)琼脂糖气凝胶纤维;(b)芳香聚酰胺气凝胶纤维;(c)间苯二酚-甲醛气凝胶纤维;(d)石墨烯气凝胶纤维;(e)碳气凝胶纤维;(f)氧化硅气凝胶纤维;(g)聚酰亚胺/氧化硅杂化气凝胶纤维;(h)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气凝胶纤维;(i)芳香聚酰胺/羟甲基纤维素杂化气凝胶纤维。
  上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的ACS Nano杂志上,论文作者包括博士生李鑫、博士后董国庆、博士生刘增伟。通讯作者为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气凝胶团队张学同研究员。
  论文链接:https://dx.doi.org/10.1021/acsnano.0c09391


       文章来源:苏州纳米所
       张学同,博士,博士生导师,苏州纳米所先进材料部副主任、苏州市“纳米节能技术与低碳建筑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气凝胶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应用研究,已在Scientific Reports、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高水平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全部论文被引超过2800次,单篇最高被引超过400次,H指数25。研究成果多次得到美国化学会(ACS)、英国皇家化学会(RSC)、Materials Views中国等新闻媒体广泛报道。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10余项已经实现商业化转让。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21 05:29 , Processed in 0.086974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