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张伟华、鲁振达课题组合作测定了单颗油相纳米颗粒的带电量

[复制链接]

70

主题

88

帖子

12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07:00: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油相体系与水相体系是纳米材料合成领域的两大核心体系,长久以来人们相信合成并保存于油相的纳米颗粒不携带电荷,为此溶剂中颗粒-颗粒相互作用,颗粒-衬底相互作用完全由对应的范德华力来决定。这一假设也在实验上被传统的基于电泳光散射的Zeta电位测量所支持,构成了当前人们理解油相颗粒稳定性与组装行为的基础。然而Zeta电位测量方法多用于水相颗粒系统,并不适于油相颗粒带电量的精密测定。
        为解决上述问题,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张伟华教授与鲁振达教授课题组合作使用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与荧光方法分别定量测量了包括单颗钙钛矿量子点,金属纳米颗粒,磁性纳米颗粒等在空气及溶液中的带电量,证实了油相纳米颗粒普遍携带净电荷,并在此基础上演示了电荷对静电组装行为的影响。
图一:油相合成的钙钛矿量子点在正负电荷区显示出不同的组装行为。
       为测量单颗纳米颗粒在空气中的带电量,该工作对传统扫描静电力显微镜技术进行了拓展,通过测量针尖电压对颗粒-探针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建模得到单个颗粒的带电量。为测定液相中颗粒的带电量,该工作根据Gibbs-Boltzmann分布建立了颗粒在局域电场作用下的吸附模型,结合荧光显微镜技术定量得出了钙钛矿量子点在油相溶剂中的带电量。
图二:(a-b)利用扫描探针技术可定量测量在不同针尖电压下探针与单颗量子点之间的作用力,从而进一步得到单量子点所携带的电荷量。同时,利用开尔文探针技术可测出静电组装模板中电荷点附近的电势分布(c),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在溶液中电势的分布(d),最终获得单量子点在溶液中所受电场力的作用(e)。


       在此基础上,该工作还定量测量了单颗钙钛矿量子点在局域静电场作用下的受力与在静电表面上的吸附行为,为提高颗粒的组装效率提供了定量基础。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满再琴同学为该文第一作者,张伟华教授与鲁振达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工作受到科技部纳米专项(2016YFA0201104),自然科学基金(22075128)的资助,以及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功能材料设计原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智能光传感与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相关成果“”近期发表于J. Phys. Chem. Lett. https://doi.org/10.1021/acs.jpclett.0c03374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pclett.0c03374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
       张伟华,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入选者。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硕士;2008年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ETHZ)化学与应用生物学系博士,其间获中国政府优秀自费留学生奖;2008年-2013年,瑞士洛桑联邦理工(EPFL)纳米光学与计量学实验室和普林斯顿大学纳米结构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2013年加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光学相关的领域,在针尖增强拉曼光谱学、光镊、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做出过一系列有国际影响力的贡献:把针尖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灵敏度推进到了单分子水平;利用纳米光学天线实现了单个10nm非荧光颗粒的俘获与探测;参与开发了迄今世界上最灵敏的基于荧光的免疫测定方法。工作被多种专业期刊与大众媒体专文报导,在Nature Photonics等国际顶级刊物的综述文章中亦被重点介绍。从2007年至今,在专业期刊发表文章超过30余篇,H-index 20 (平均引用大于60次)。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同时,张伟华博士也被邀请参与多种著名国际期刊的评审工作,包括Nature Photonics,PNAS,Nano Lett.、ACS Nano、JACS. 等。
      鲁振达,南京大学教授。2012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12-2015年在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组装以及新型高能锂电材料的开发。目前已在Nature Nanotechnol.、Chem. Soc. Rev.、Angew.Chem. Int. Ed.、J. Am. Chem. Soc.、Nano Lett.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一作16篇,总引用次数2400次;申请美国专利4项;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杂志审稿人。2015年入选国家第六批。现任职于南京大学材料与工程系。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7 14:40 , Processed in 0.08565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