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潘丙才、张孝林课题组:水处理复合纳米材料限域效应及其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

[复制链接]

21

主题

46

帖子

7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1 08:50: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通过将纳米材料固定化制备具有限域结构的复合材料是克服其易团聚失活、难操作、潜在环境风险等规模化水处理应用瓶颈最为有效的策略之一,研究限域条件下纳米材料的生长规律及对污染物去除转化的影响对于推动创新实用型纳米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这一方向的研究还未得到充分关注。
      课题组高度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近期研究了限域磷酸锆(ZrP)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ZrP是一类常见的层状磷酸盐,可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重金属离子。研究发现,常温常压下开放体系中可形成稳定的a-ZrP,但类似条件下在均孔聚合物(7.9 nm)限域空间内生长形成的ZrP出现了亚稳态的g-相。亚稳态结构的形成使得复合材料(ZrP@MPS)中P-O键长变短、键能增加,吸附重金属行为发生明显改变。以典型重金属离子Pb为例,ZrP@MPS的吸附分配系数(Kd)可达a-ZrP 的10-90倍,污染物净化活性显著提高。尤为重要的是,与a-ZrP非特异性的静电作用不同,ZrP@MPS主要通过特异性较强的内圈配位作用实现对重金属的吸附去除,对Pb、Cd、Ni的吸附去除受共存Ca2+干扰较小,同等条件下a-ZrP与D001的吸附能力几乎消失殆尽。研究还测试了限域条件下生长形成的磷酸钛(TiP)与磷酸锡(SnP),发现其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均从离子交换转变为内圈配位,吸附选择性得到显著提高,表明“纳米限域”有望成为一种改善纳米材料尤其是磷酸盐材料吸附选择性的新策略。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复合纳米材料的高效除污机制,并可为高性能水处理复合纳米材料的研制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参考。
       研究成果以“Metastable Zirconium Phosphate under Nanoconfinement with Superior Adsorption Capability for Water Treatment”被材料学主流刊物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接收(DOI: 10.1002/adfm.201909014)。论文第一作者为张孝林副教授,通讯作者为潘丙才教授,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沈嘉琳、博士研究生潘思远、南京理工大学钱杰书教授为共同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专项的资助。


       潘丙才浙江省三门县人。南京大学教授、环境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环境纳米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有毒污染物治理与资源化”教育部创新团队共同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环境工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环境化学)、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3 02:31 , Processed in 0.091846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