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丁彬课题组在无机纳米纤维弹性组织 工程支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复制链接]

17

主题

38

帖子

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08:52: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iyuhei 于 2019-6-13 08:54 编辑

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俞建勇院士及丁彬研究员带领的纳米纤维研究团队在无机纳米纤维弹性组织工程支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促骨再生的自适应、梯度可调柔性无机纳米纤维3D超弹支架”(3D Superelastic Scaffolds Constructed from Flexible Inorganic Nanofibers with Self-fitting Capability and Tailorable Gradient for Bone Regeneration, 2019, 1901407)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该论文第一作者为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博士生王利环,共同通讯作者为丁彬研究员和李晓然研究员。
对于形状不规则骨缺损,或与软骨、肌腱、韧带等软组织交界区的骨缺损治疗是临床医学上的一大挑战。常规用于骨修复的自体骨或无机材料硬而脆,难以匹配并贴合不规则骨缺损区域,影响骨修复效果。弹性支架材料可压缩变小植入体内,大大减少创面,植入后形状恢复与骨断面贴合,因此在骨修复领域具有独特优势。骨细胞外基质的无机成分和纳米纤维结构是促进骨生成的关键因素,因此以无机纳米纤维为主体且具有形状恢复性能的三维支架将会成为极具潜力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然而众所周知,无机材料普遍硬而脆,极少数能够加工成纤维,更难构建三维纤维弹性支架。

(柔性SiO₂纳米纤维及SiO₂ NF-CS三维纤维支架)
俞建勇院士和丁彬研究员研究团队设计制备了一种以柔性无机纳米纤维为主体,且在体液中可形状恢复的三维纤维弹性支架。研究团队通过溶胶-凝胶静电纺丝法制备出了像丝绸一样柔韧的SiO₂纳米纤维膜,纤维膜可以像折纸一样折叠展开而不破损,纳米纤维可以弯曲180°而不断裂。团队进一步将柔性SiO₂纳米纤维复合壳聚糖溶液经过均质分散-冷冻干燥制备出具有超弹性的SiO₂纳米纤维-壳聚糖(SiO₂ NF-CS)三维支架。该支架在水环境中80%应变循环压缩下可完全恢复到初始高度和多孔结构,具有快速恢复率(>500 mm min-1),且压缩循环10000次仍结构完好。良好的回弹性使SiO₂ NF-CS纤维支架可在压缩状态下植入不同形状的兔下颌骨缺损区域,吸收体液后快速恢复到初始形状,并紧密贴合骨缺损区。同时SiO₂ NF-CS支架可提高大鼠颅骨损伤修复效果。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控制不同区域SiO₂纳米纤维与壳聚糖的比例,构建了从有机到无机、从柔软到坚硬的梯度纤维支架,在软组织与骨界面处的骨缺损修复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该工作将柔性无机纳米纤维引入到骨组织工程支架弹性材料的开发设计中,实现微创植入,减少手术创面;同时促进骨再生,加快骨愈合进程,从而减少骨损伤患者的痛苦,为新型骨修复材料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指导和借鉴意义。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的大力资助。
俞建勇,1964年5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中国纺织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纺织材料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在天然纤维资源开发、化学纤维创制应用、新型结构纱线、纺织复合材料和纺织功能材料等方面开展系列研究工作。突破黄麻纤维精细化与制品加工关键技术,推动天然纤维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攻克竹浆纤维制造及其产品应用关键技术,促进生物质纤维的产业化发展;研发新型环锭集聚纺技术及加工系统,提升产品高端化发展水平;研发特种纺织复合结构及其成形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新型战略武器系统发展并起到重要作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合著书籍3部;发表论文4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多项;指导研究生100余名。
丁彬,1975年5月出生。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纺织材料学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纺织学院副院长,国家环境保护纺织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成果有:主编中文书籍《静电纺丝与纳米纤维》、主编英文书籍《Electrospun Nanofiber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合著出版英文书籍11部、在国际核心期刊如:NatureCommunications,ACS Nano,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Nano Today, MaterialsToda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Nanoscale等期刊共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7.4,论文被引用50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35项。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6 18:00 , Processed in 0.097048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