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晏湖根课题组展示少层黑磷层间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的应变调控

[复制链接]

11

主题

21

帖子

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6 08:50: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晏湖根教授课题组和吴骅教授课题组合作,首次在少层黑磷中展示了层间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的应变调控,并发现反常的应变依赖关系。6月4日,研究成果以《少层黑磷层间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的应变调控》(“Strain-tunable 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 of few-layer black phosphorus”)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人们可以将不同二维材料,如同堆积木一样,一层一层地人工堆叠起来,形成范德瓦尔斯异质结。”自2004年石墨烯问世以来,层状材料引起广泛关注。范德瓦尔斯异质结在其中饶有趣味。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石墨烯中能隙的打开、非典型超导、可调控的莫特绝缘体、超长寿命莫尔激子……研究已知,在这些范德瓦尔斯异质结中存在许多新奇物理现象,这些现象都与层间相互作用有着紧密联系,由此,调控层间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显得尤具意义。
晏湖根教授课题组以少层黑磷作为研究体系,系统研究了2-10层黑磷的能带结构随面内应力之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光学跃迁的峰位随应力呈线性变化,且峰位移动的速率呈现出明显的层数依赖及跃迁量子数依赖。层数越少,跃迁量子数越大,峰位移动的速率越小。与吴骅教授课题组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完全吻合。这种依赖关系与应力可调的层间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具有密切联系。紧束缚模型拟合结果显示,1%的双轴面内应变可以带来~10%的层间相互作用改变,表明面内应力可以非常有效地调控层间相互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研究还发现了反直觉的现象,即面内拉伸的应力可以使层间相互作用减弱。在通常情况下,由于材料的泊松效应,面内的拉伸应力应该使层间距离减小,从而使层间相互作用增强。“这就像一根绳索,拉它时绳索会变细一点,从而绳索内部的摩擦力会增大,”晏湖根解释。据介绍,黑磷独特的面内褶皱晶体结构是其出现反常现象的原因。该研究工作可为应力调控二维材料及范德瓦尔斯异质结的层间相互作用奠定基础。

黑磷是近几年来关注的新型二维材料,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和优异的物理性能。与此同时,不论厚度如何变化,黑磷总是直接带隙半导体。由于层间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的影响,少层黑磷的导带和价带会被劈裂成多个子带。与之对应,在光学吸收谱中可观测到多个吸收峰。这些吸收峰的劈裂间距可以直接反应出层间相互作用之强弱。相较黑磷,在诸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等其它二维材料中,由于其少层材料为间接带隙半导体,通过光谱手段直接反应层间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之强弱则非常困难。正因如此,少层黑磷能够提供理想平台以监测层间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

“黑磷看似是一种简单的半导体,但它不时带给我们惊喜!”课题组成员黄申洋如是说。据悉,这项工作是继少层黑磷的详细能带表征和层数依赖的激子束缚能两项成果后,晏湖根课题组在黑磷研究中的另一项重要进展。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晏湖根为该研究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黄申洋、博士后张国伟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作者,教授吴骅和博士研究生范风人为实验结果提供了理论解释。相关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晏湖根,生于1981年,2004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2010年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师从曾任美国光学学会主席的TonyHeinz教授。曾就职于IBM公司沃森研究院,在纳米技术专家PhaedonAvouris博士组取得多项研究成果。2015年1月起任复旦大学物理系特聘教授。晏湖根教授在纳米光子学,光谱学和实验凝聚态物理领域有多年研究经验,擅长石墨烯光子学、拉曼散射、红外光谱学、等离基元和超快光学等,在石墨烯等离基元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在《自然×光子学》、《自然×纳米技术》、《自然×通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国际顶尖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引用2000余次,H-因子17。文章最高单篇引用超过500次。已取得美国专利两项,中国专利两项。晏湖根教授是《自然×纳米技术》、《物理评论快报》等30多种国际学术期刊的特约审稿人,是美国物理学会会员。应邀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香港科技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和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2013年入选中组部“青年##”计划、上海市“东方学者”,2014年入选“上海##”计划。曾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IBM杰出成就奖和IBM发明成就奖。

吴骅,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在安徽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 1999年在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0-2011年先后在德国马普所和科隆大学从事科研工作。2011年4月起任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现担任计算物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计算凝聚态物理和计算材料科学的研究,主要关注磁电耦合氧化物、自旋电子学材料、关联氧化物中的轨道物理、以及半导体表面和磁性薄膜。已发表60多篇论文,包括12篇PRL和近30篇PRB,论文共被引用2300多次。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6 18:00 , Processed in 0.086625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