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曾晓成预言高密度铁电新冰相

[复制链接]

20

主题

28

帖子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17:22: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客座教授曾晓成研究组与杨金龙/袁岚峰研究组以及大连理工大学赵纪军研究组合作,理论预测了一个新的高密度铁电冰相,研究成果发表在4月26日的《自然-通讯》上。文章标题为Room temperature electrofreezing of water yields a missing dense ice phase in the phase diagram(《室温电致水结冰:相图中“遗漏”的一个高密度冰相》)。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中国科大化学物理系博士后朱卫多。
  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而氢键的强度和位形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变动,所以水呈现出极其丰富的相图。目前,实验室中已经发现的不同温度和压强条件下的冰相多达18种。由于水分子具有偶极矩,多个水分子聚集时偶极矩可以叠加或抵消,因此有可能存在铁电性的冰。人们已经证实冰XI相是具有较大偶极矩的铁电相,而且认为它存在于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然而,如果掺杂催化剂,普通结构的冰转变成铁电冰大约需要一万年,因此铁电冰相在自然界中是极为罕见的。
  这项研究通过分子动力学和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模拟发现:室温时,在高压和高电场强度的条件下,液态水可以自发形成一种高密度(1.27 g/cm3)的新型铁电冰晶体——“冰χ相”。自由能计算表明,在水相图上的一个高压低温区,冰χ相是最稳定的结构。它位于冰II相和冰VI相之间,与冰V相接邻。在这个意义上,冰χ是一个“被遗漏”的冰相。对此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冰χ相的成核/生长需要非常高强度的电场。
  回顾一下人类在实验室中发现十六种冰相的百年简史:冰II和冰III相是1900年在德国发现的;冰IV-VII相是1912-1937年间在美国发现的;冰VIII相是1966-1968年间在加拿大发现的;冰X相是1984年在德国发现的;冰XI相是1984年在日本发现的;冰IX相是1993年在英国发现的;冰XII-XV相是1998-2009年间在英国发现的;冰XVI相是2014年在德国发现的;最近的冰XVII相是2016年在意大利发现的。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中国发现的冰相。
  铁电冰χ相的预言不仅丰富了水在高压区域的相图,而且为寻找稀有的铁电冰结构提供了理论指导。如果未来在实验室中确实观察到这种铁电性冰χ相,不仅将增加人们对水科学的浓厚兴趣,而且冰χ相将有可能成为冰相XVIII,从而填补中国发现冰相历史中的空白。
  该项工作得到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重点研究开发计划项目的资助。
曾晓成博士1963年出生于北京, 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3考入 CUSPEA留美项目,1989年获得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物理博士,1998年成为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UNL)化学系终身教授,2001年获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Willa Cather讲座教授称号, 2006年获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Ameritas Distinguished大学讲座教授称号。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作为博士后(1989-1993),及作为美国NSF/CGP访问学者应邀访问日本京都大学(1994-1995)。自2007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国家实验室及ICQD客座教授。自2011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划B教授。
杨金龙教授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199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理论与计算化学,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合作研究成果于1999年和2001年两次被科技部评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于2001年、2005年和2013年三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入选教育部评选的2009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曾获得教育部首届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中国分析测试学会“CAIA”特别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项。
赵纪军,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主要从事低维凝聚态物理、计算材料学等领域研究,在Springer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1部,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Science Advances(2篇),Nature Commun. (2篇),Phys. Rev. Lett.(4篇),J. Am. Chem. Soc.(5篇),Nano Letters(3篇),ACS Nano(9篇),Adv. Mater.(2篇),Adv. Energy Mater.(2篇),Adv. Funct. Mater.,Adv. Sci.,Energy & Environment. Sci.,Nano Energy(3篇),Chem. Mater. (2篇),Materials Horizons,Nanoscale Horizons(3篇),Phys. Rev. A/B/M(42篇),Appl. Phys. Lett.(8篇),Commun. Phys.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0多篇,总引用15000多次,其中单篇被引用100次以上的论文28篇,H因子62,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研究成果多次被Science Daily、Phys.Org、C&EN、IEEE Spectrum、Nanowerk、SCIlight等科技媒体亮点报道。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1 07:41 , Processed in 0.087029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