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6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李林

[复制链接]

83

主题

92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1 16:19: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林,男,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博导。2009年博士毕业后,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YAO ShaoQ.教授课题组)从事化学生物学相关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全职回国加入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黄维院士团队;2015年任先进材料研究院生物电子所副所长,院长助理;2017年任副院长至今。课题组主要关注合成小分子生物功能调节的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涵盖生物光子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专注线粒体特异性的病理学生物体系显影新方法在早期诊疗和转化新药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在活体层面上分别揭示了小分子荧光探针在检测和调控蛋白质活性中的作用,同时在基因水平上阐述了该类合成小分子生物功能调节剂在疾病诊断、信号转导和药物开发等生物医学领域巨大的应用前景。迄今为止,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期刊上累计发表SCI收录论文13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27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各一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和青年项目各一项;当选“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活性氧生物学效应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新家坡神经医学研究院(NNI)客座研究员,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Materials Reports青年执委。


李林,教授,原籍江苏徐州,生于安徽寿县

先进材料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青年##计划”入选者;江苏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

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5号, 南京工业大学丁家桥校区(210009)

电话:+86-25-83587982

Email: iamlli@njtech.edu.cn


个人简历

2014-至今, 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教授

2009-2014,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2004-2009,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

2000-2004,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士


研究方向

(1)有机/生物光电子

(2)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


主要学术成绩

研究小组利用生物探针在亚细胞分子水平上重点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密切相关的蛋白质、生化小分子等生物活性物质在生命过程调控中的分子机制作用。近年来,在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同行引用近1000次。


代表性著作:

【1】L. Qian,Lin LI,*S.Q. Yao,* "Two-Photon Small Molecule Enzymatic Probes"Acc. Chem. Res., 2016, 49, 626-634.

【2】Lin LI,C.-W. Zhang, J. Ge, L. Qian, K.-L. Lim, S.Q. Yao,*“A Small Molecule Probe Capable of Selective Profiling and Imaging of Monoamine Oxidase B (MAO-B) Activities in Parkinson’s Disease Models.”Angew. Chem. Int. Ed.,2015, 54, 10821-10825.

【3】Lin LI, C.-W. Zhang, G.Y.J. Chen, B.W. Zhu, C. Chai, Q.-H. Xu, E.-K. Tan, Q. Zhu, K.-L. Lim,* S.Q. Yao,*“A Sensitive Two-photon Probe to Selectively Detect Monoamine Oxidase B Activity in Parkinson's Disease Models”Nat. Commun.,2014, 5, 3276.

【4】Lin LI, X.-Q. Shen, Q.-H. Xu, S.Q. Yao,*“A Switchable Two-photon Membrane Tracer Capable of Imaging Membrane-Associated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Activities”,Angew. Chem. Int. Ed.,2013, 52, 424-428.

【5】Lin LI, J.-Y. Ge, H. Wu, Q.-H. Xu, S.Q. Yao,*“Organelle-specific Detection of Phosphatase Activities with Two-photon Fluorogenic Probes in Cells and Tissues”J. Am. Chem. Soc.,2012, 134, 12157-12167.

【6】Z. Q. Li, L. Qian,Lin LI,J.C. Bernhammer, H.V. Huynh, J.-S. Lee, S.Q. Yao*“Tetrazole Photoclick Chemistry: Reinvestigating Its Suitability as a Bioorthogonal Reaction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Angew. Chem. Int. Ed.,2016, 55, 2002-2006.

【7】J. Fu, C. Yu,Lin LI,S.Q. Yao,*“Intracellular Delivery of Functional Proteins and Native Drugs by Cell-Penetrating Poly(disulfide)s”J. Am. Chem. Soc.,2015, 137, 12153-12160.

【8】Z.Q. Li, D. Wang,Lin LI,S. Pan, Z. K. Na, C.Y.J. Tan, S.Q. Yao, *“"Minimalist" Cyclopropene-containing photo-cross-linkers Suitable for Live-cell Imaging and Affinity-based Protein Labeling”J. Am. Chem. Soc.,2014, 136, 9990-9998.

【9】Z.Q. Li, P.L. Hao,Lin LI,H.-M. Shen, S.Q. Yao* et al“Design and Synthesis of“Minimalist”Terminal Alkyne-Containing Diazirine Photo-Cross-Linkers and Their Incorporation into Kinase Inhibitors for Cell- and Tissue-Based Proteome Profiling.”Angew. Chem. Int. Ed.,2013, 52, 8551-8556.

【10】M.-Y. Hu,Lin LI, H. Wu, Y. Su, P.-Y. Yang, M. Uttamchandani, Q.-H. Xu, S.Q. Yao,*“Multicolor, One- and Two-photon Imaging of Enzymatic Activities in Live Cells with Novel Fluorescently Quenched Activity-based Probes (qABPs)”J. Am. Chem. Soc.,2011, 133, 12009-12020.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2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沙发
发表于 2019-6-3 08:20:10 | 只看该作者
5月6日上午,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李林教授在常州大学材料楼219报告厅作了题为“Mitochondrial Biomarkers Identification, Detection and Regulation”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常州大学教授张嵘主持进行,材料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
李林首先介绍了生物电子材料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然后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通过线粒体标志物的鉴定、检测和调控进行PD分子机制研究,并得到预、诊、疗策略。接着,李林介绍了自己目前的研究进展与阶段成果,即线粒体靶向技术、线粒体靶向的分子探测和线粒体功能调控。最后,李林给出了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与研究目标:建立靶向线粒体的分子探针体系,全方位理解PD模式动物中线粒体病变阶段蛋白质生物信息的变化,并提出1-2种有效针对PD发展过程的调控新策略,为临床干预做准备。报告结束后,李林与现场师生展开亲切互动,赢得了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0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板凳
发表于 2019-6-28 08:49:44 | 只看该作者
南京工业大学李林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姚少钦教授合作报道了利用可生物降解的二氧化硅纳米体系向线粒体递送天然蛋白质和抗体。研究发现,用能够穿透细胞膜的聚二硫(CPD)和三苯基磷(TPP)修饰纳米颗粒表面能够避免溶酶体的胞吞,大大促进细胞的摄取和线粒体靶向能力,从而为有效的线粒体定位、谷胱甘肽(GSH)诱发的生物降解和天然功能蛋白进入线粒体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为靶向递送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抗体药物)到线粒体提供了新策略。该成果以题为" Mitochondria-Targeting, Intracellular Delivery of Native Proteins Using Biodegradable Silica Nanoparticles"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5 07:33 , Processed in 0.089026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