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9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永胜

  [复制链接]

205

主题

234

帖子

27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6 21:2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永胜,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84年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导师吴养洁院士。1987年在南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导师王序昆教授。1987-1992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化学学院任讲师。1993-1997年,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Reg Mitchel 教授。1997-199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肯塔基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导师Robert Haddon和Fred Wudl教授。1999-2004年,在美国加州州立圣地亚哥分校任研究员。2004年至今,为南开大学特聘教授,天津市特聘教授。


姓  名        陈永胜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03        
籍  贯        河南省...
学  历        博士        
毕业院校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
职  称        教授        
系所单位        高分子化学研究所
特殊人才称号        天津市特聘教授
通讯地址        南开大学蒙民伟楼501室
电 话        23500693
电子邮件        yschen99@nankai.edu.cn
课题组网站        http://nanocenter.nankai.edu.cn
研究领域        
高分子化学
有机化学


教育及科研经历        
1980.9-1984.7 郑州大学 化学
1984.9-1987.6 南开大学 化学
1993.9-1997.6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博士
1997.8-1999.7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及肯塔基大学 博士后
1997.7-1999.8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肯塔基大学 博士后及研究员
199.8-2002.2 美国Cymerg公司高级 研究员
2002.3-2004.4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DSC国家实验室 高级研究员
2010.6-今 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 讲座教授
2004.4-今 南开大学 教授
荣誉和奖励        
1、2010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2012年
3、2013年被授予“国家特聘专家”称号
4、2014年08月获第五届中国侨界(创新成果)贡献奖
5、2014年10月获汤森路透“2014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奖”
6、2015年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
7、2015年获汤森路透“2015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奖”
8.2016年获汤森路透“2016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奖”
9.2017年获汤森路透“2017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奖”


科研成果与代表作        
至2017年11月,已发表论文260 余篇,包括在Science, Nature, Nature Photo, Nature Comm, JACS, Adv. Mat., Acc. Res. Chem., Nano Lett.杂志上40余篇。其中40余篇高引用论文(Web Science, 学科top 1%的高引用论文),70余篇他引超100次,入选路透集团2014, 2015, 2016, 2017年全球最近10年最有影响(高引用)科学家,总引用 >35,000 times, H因子81 (2017.10) (Google Scholar)。授权专利9项,包括一项美国专利。
16. J. Am. Chem. Soc., 2017, 139 (13), 4929–4934
15. Nature Photon., 2017, 11, 85–90
14. Adv. Mater., 2017, 29, 1604964
13. ACS Nano , 2016, 10, 10507?10515
12. Adv. Mater. , 2016, 28, 7008–7012
11. Adv. Mater. ,2016, 28, 3504–3509
10、 J. Am. Chem. Soc., 2015, 137, 3886–3893.
9、 Nature Photon., 2015, 9, 471-476.
8、 Adv. Mater., 2015, 27, 2049–2053.
7、Nature Commun., 2015, 6:6141.
6、 Nature Photon., 2015, 9, 35-41.
5、J. Am. Chem. Soc., 2014, 136, 15529-15532.
4、 Acc. Chem. Res, 2013, 46, 2645–2655.
3、 J. Am. Chem. Soc., 2013, 135, 8484–8487.
2、Adv. Mater., 2013, 25, 2224–2228
1、 Acc Chem Res, 2012, 45, 598–607.
人才培养        已毕业博士24名,硕士16名.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178

帖子

2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0
沙发
发表于 2018-3-27 10:48:46 | 只看该作者
陈永胜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入选“2017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近日,在中国激光杂志社召开的“2017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发布会上,来自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南开大学等机构的20项成果分别入选“基础研究类”与“应用研究类”十大进展。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永胜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光电转化效率达12.7%的有机太阳能电池”获此殊荣,入选基础研究类2017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陈永胜教授团队利用寡聚物材料的互补吸光策略,构建了一种具有宽光谱吸收特性的叠层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实现了12.7%的光电转化效率。这是截至评奖日文献报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最高记录。该成果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上。
  该团队研究人员介绍,根据相关设计原理,通过材料和器件的进一步优化,器件的各项指标包括光电转换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有望获得15%以上的光电转换效率。
  “下一步,我们将主要解决电池寿命问题,进一步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相信有机太阳能电池从实验室真正走向实际应用,实现商品化生产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现实。”陈永胜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91

帖子

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5
板凳
发表于 2018-4-21 09:41:15 | 只看该作者

基于石墨烯的用于海水淡化和净化的独立太阳能转换器

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能源的真正来源和最终的来源。作为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最丰富和可持续的来源,太阳能可用于光伏,光催化和太阳能热转换等多种工艺。对于太阳能热转换而言,收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对发电,住宅供热,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等多种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和很多方法,但是它们中的大多数仍然面临着以更简单的结构实现更高的效率,改进的可扩展性和更低的成本的挑战。最近,已经提出金属纳米颗粒如金,氧化铝和其他纳米颗粒用于在太阳辐射下产生蒸汽和清洁水。然而,高成本,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潜在的安全问题已经限制了其可能的实际应用。因此,近年来,碳材料引起了很大的兴趣,部分原因在于其低成本和高效的宽带吸收,这是实现高效太阳能-热转化和水净化应用的最重要的要求。由石墨烯(GO)大规模获得的3D交联聚合物石墨烯材料(3DGraphene)由于其多维/规模的纳米/微米结构已经表现出许多基于石墨烯的优异性能,例如超弹性,在环境条件下的氨合成。近日, 近日,南开大学的陈永胜教授(通讯作者)报道了基于石墨烯的用于海水淡化和净化的独立太阳能转换器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人员展示了一个极其简单和独立的太阳能转换器,它仅由一个预制的3D交叉连接的蜂窝石墨泡沫材料组成,没有任何其他的辅助组件。这种简单的一体化材料可以作为一种理想太阳能热转换器,能够捕获太阳光并转化为热量,从而将来自各种水源的水分蒸发并在环境条件下产生纯净水,太阳能通量也非常低、高效率。这种可伸缩的材料被用于在环境条件下从海水和污水中获得纯净的饮用水。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使用一个简单的、可利用的、低成本的太阳能热水净化系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一个性能良好的单片材料平台为净化水提供了范例的改变。

文献连接:Graphene-Based Standalone Solar Energy Converter for Water Desalination and Purification(ACS Nano, 2018, DOI: 10.1021/acsnano.7b0819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71

帖子

7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3
地板
发表于 2018-6-13 09:29:13 | 只看该作者

陈永胜教授课题组:精细调控小分子受体材料的能级获得高效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可溶液处理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质量轻、柔性、可大面积制备和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陈永胜教授课题组在前期小分子给体材料的工作中,报道了一类具有受体单元-给体单元-受体单元(A-D-A)结构的小分子,这些材料的能级能够通过改变中间给体单元的给电子能力和末端受体单元的拉电子能力进行有效的调控。近年来,具有A-D-A结构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材料由于其结构确定、能级易调控等优点在推动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A-D-A小分子给体材料能级调控的策略同样适用于受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中。


      陈永胜教授课题组在之前的工作中首次报道了基于苯并二噻吩(BDT)的稠环单元的小分子受体材料NFBDT,并获得了超过10%的能量转换效率(J. Am. Chem. Soc. 2017, 139, 4929−4934)。对该材料的给体单元和受体单元进行优化可以有效的调控能级,从而获得更窄带隙的小分子受体材料,拓宽吸收光谱从而利于获得更高的短路电流密度。从该角度出发,陈永胜教授等课题组报道了新的A-D-A型的小分子受体NCBDT(Adv. Mater. 2018, 30, 1704904)。与NFBDT相比较,该受体材料的最高已占有轨道(HOMO)的能级升高,这主要是由于在NFBDT的中间单元引入了弱的烷基链给电子单元;同时最低未占有轨道(LUMO)的能级降低,是由于在NFBDT的末端单元引入了强的氟原子拉电子基团。通过精细结构优化的策略,NCBDT受体材料的光学带隙低至1.45 eV,其薄膜吸收范围拓展至近红外区域,与聚合物给体材料的吸收范围互补更好。与帝国理工的Artem. A Bakulin团队和剑桥大学的Richard H Friend团队对材料体系的光物理过程进行了超快光谱分析发现,在基于两个受体材料器件中观察到比较慢(~400 ps)但是有效的电荷产生进而有效的电荷提取过程,说明对该体系受体材料的能级调控并没有影响相关的光物理过程。更低的电荷分离的驱动力并没有影响电荷分离的过程,这为同时获得高的短路电流密度和低的开路电压损失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在维持相对高的开路电压的前提下,基于该受体材料的器件获得了超过20 mA cm-2的短路电流密度以及超过12%的能量转换效率。通过能级调控优化给受体材料之间的HOMO以及LUMO能级差值,可以在增加吸收太阳光获得高电流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开路电压损失。
      基于该体系小分子受体材料,陈永胜教授课题组通过进一步的分子结构优化以及器件优化,获得了12.8%的全非富勒烯三元器件(Adv. Energy Mater. 2018, 1800424)以及14.11%的叠层器件(Adv. Mater. 2018, 1707508)。考虑到苯并二噻吩衍生物的化学结构的多样性以及该材料体系的光物理过程,通过对受体材料以及给体材料的进一步优化,我们可以获得能量损失更低的高效率有机太阳能电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0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5#
发表于 2018-8-2 10:32:02 | 只看该作者
南开大学陈永胜教授课题组:基于氯代小分子受体材料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超过14%



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具有质量轻、成本低、可大面积制备和可溶液处理等诸多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过程中,活性层材料的研发对提高器件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有机太阳能电池主要是基于富勒烯衍生物电子受体材料展开的,但是该类受体材料由于合成成本高、结构和能级不易调控等不足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具有拉电子单元-给电子单元-拉电子单元(A-D-A)结构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材料由于其结构确定、能级及吸收范围易调控等优点在推动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于该类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器件通常有较低的能量损失和宽的光谱吸收范围,从而具有更好的器件综合效率。
前期工作中,南开大学陈永胜教授课题组首次报道了基于苯并二噻吩(BDT)的稠环单元的小分子受体材料NFBDT,随后对其中间单元和末端单元同时进行优化报道了A-D-A型的小分子受体NCBDT,并获得了超过12%的器件效率。

近期,南开大学陈永胜教授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侯剑辉研究员课题组合作,通过对A-D-A型小分子受体材料的末端基团进行调控,设计并合成了以基于BDT的稠环结构(CBDT)作为中间单元、以氯代氰基茚满二酮作为末端单元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材料NCBDT-4Cl(如图所示)。末端拉电子的氯原子的引入使该分子具有较低的LUMO和HOMO能级,其光谱吸收范围主要位于600-900 nm,通过吸收截止边计算得到的光学带为1.40 eV。从能级和光谱吸收匹配的角度出发,选用了由侯剑辉研究员团队报道的宽带隙聚合物PBDB-T-SF作为电子给体材料。该聚合物具有较低HOMO能级,其与受体材料的HOMO能级差仅为0.18 eV,但是并不影响给体材料和受体材料之间的电荷产生过程;PBDB-T-SF的吸收光谱主要在450-700 nm,因此PBDB-T-SF:NCBDT-4Cl共混薄膜具有宽而有效的吸收范围,利于所制备器件获得高的短路电流密度。


基于此,作者制备了以PBDB-T-SF:NCBDT-4Cl为活性层材料的正向器件,并对器件制备工艺进行了探索优化。器件在不经过任何后处理时获得了13.1%的能量转换效率,这是目前文献报道中不经过后处理的最高器件效率;其开路电压为0.885 V,能量损失仅为0.52 eV。随后通过溶剂添加剂(DIO)和热退火对器件进行优化,发现当DIO的添加量为0.2%(v/v),再在110°C进行热退火10分钟时,器件效率进一步提高至14.1%,其中开路电压为0.851 V,短路电流密度为22.35 mA cm-2,填充因子接近75%。基于该优化器件的能量损失也仅为0.55 eV。通过AFM、TEM和GIXD测试分析并对比发现,器件性能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更加优化的活性层形貌和更高效的光电转换过程。考虑到受体材料和给体材料的化学结构的多样性,通过对材料结构以及器件的优化,进一步降低器件的能量损失和拓宽活性层材料的吸收范围,有助于实现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更大突破。

该项成果以“A Chlorinated Low-Bandgap Small-Molecule Acceptor for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14.1% Efficiency and Low Energy Loss”为题,在线发表于Science China Chemistry(DOI: 10.1007/s11426-018-9334-9)。

论文链接: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CC/doi/10.1007/s11426-018-9334-9?slug=full%20tex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82

帖子

11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2
6#
发表于 2018-8-26 16:14:25 | 只看该作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石墨烯宏观体材料的宏量可控制备及其在光电等方面的应用研究”项目进行中期总结

8月15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永胜教授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石墨烯宏观体材料的宏量可控制备及其在光电等方面的应用研究”项目在南开大学召开项目中期总结会。

  科技部高技术中心处长闫金定、我校党委副书记王磊,化学学院、科技处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陈永胜教授主持。

  会议成立了项目中期总结专家组,聘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解思深院士、清华大学范守善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成会明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张跃教授、北京大学薛增泉教授、清华大学李亚栋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刘云圻院士、南开大学周其林院士、南开大学陈军院士、清华大学王训教授担任评审专家。

  陈永胜教授从项目进展和成果方面做了整体汇报;四个课题承担单位—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学的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每个课题的最新进展情况。

  与会专家高度肯定了项目前两年的执行进展,同时从科学创新、发展前景及财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意见。闫金定从项目聚焦性、关联性、理论方法和国际影响等方面对项目实施提出了要求。

  王磊表示,学校将继续为项目实施给予支持,提供服务,希望项目团队再接再厉,高质量、高水平完成研发工作。

  据了解,本次项目中期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该项目进入了攻坚阶段。下一步,项目团队将按照专家组的意见继续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以期为我国碳纳米材料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1

帖子

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7#
发表于 2018-9-8 14:40:39 | 只看该作者
陈永胜JACS: 15%,二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高效率

南开大学陈永胜团队开发一种使用2-噻吩甲基铵(ThMA+)作为插层阳离子的新型二维钙钛矿。并结合甲基氯化铵(MACl)辅助成膜工艺,得到高取向的二维钙钛矿薄膜,大大提高了电池性能。效率突破15%,也是二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


Lai H, et al. Two-dimensional Ruddlesden-Popper Perovskite with Nanorod-like Morphology for Solar Cells with Efficiency Exceeding 15%[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8.
DOI: 10.1021/jacs.8b04604
https://doi.org/10.1021/jacs.8b046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7

帖子

3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
8#
发表于 2018-10-31 08:36:07 | 只看该作者

为彰显中国作者对国际化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英国皇家化学会对旗下四十多本期刊发表论文的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将 2015、2016 年发表的论文在 2017 年的被引次数在全球排名前 1% 的名单进行筛选,陈永胜教授荣登榜单。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ChemComm)     IF:6.290
化学科学相关研究领域最新的高水平科研快讯
Yongsheng Chen,Nankai University
陈永胜,南开大学
Bin Zhao,Nankai University
赵斌,南开大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6

帖子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0
9#
发表于 2019-1-8 14:10:08 | 只看该作者

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永胜教授领衔完成的“面向能源转化与存储的有机和碳纳米材料研究”项目(主要完成人:陈永胜、万相见、黄毅、田建国、王成扬)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有机太阳能电池是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在质轻、柔软、半透明、可大面积低成本印刷、环境友好等方面都远远优于传统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具有重大产业前景的新一代绿色能源技术。如果能够利用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碳为基本原料实现高效、低成本、绿色无污染的能源技术,将对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难题具有重大意义。

十几年来,陈永胜研究团队围绕高性能能源转化和储存有机与碳纳米功能材料开展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具有确定分子结构的寡聚光伏材料和具有石墨烯本征性质的三维交联石墨烯体相材料的设计理念,设计发展了多种新型有机光伏、碳纳米及高分子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分子单元、骨架构建、连接方式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阐明了相应的结构——性能关系;获得了多种高效新材料,构筑了多个系列的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及能量存储与转化器件,并多次刷新了有机光伏领域的光电转换效率记录,率先实现了石墨烯在能源存储和转化器件中的应用。该项目8篇代表性论文分别发表在Nature Photon., J. Am. Chem.Soc., Adv. Mater.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SCI他引共计4221次,全部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单篇最高SCI他引1237次。多年来,陈永胜研究团队围绕该课题方向持续展开科技攻关,最近又在有机太阳能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目前该领域最高的能源转化效率,达17.3%,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这些工作为高效新型能源材料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和新的方向。

据悉,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合计285项(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予刘永坦院士和钱七虎院士。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5人,授奖总数比2017年增加5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2

帖子

2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6
10#
发表于 2019-2-26 09:07:19 | 只看该作者
陈永胜AM综述:集成钙钛矿/块状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
新型的集成钙钛矿/体异质结(BHJ)有机太阳能电池(IPOSC)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类型器件结构结合了使用钙钛矿太阳能和近红外(NIR)BHJ有机太阳能材料的各自优势,用于更广泛的光谱吸收和单结电池的简单制造。同时,低带隙BHJ层可以提供NIR区域的额外光收集和保持高开路电压。2019年2月18日,陈永胜课题组重点总结了此类IPOSC的最新发展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此外,最近开发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近红外有机太阳能电池也完全强调了IPOSC的重要性和潜力。

Liu, Y. & Chen, Y. Integrated Perovskite/Bulk-Heterojunction Organic Solar Cells. Adv. Mater.
DOI:10.1002/adma.201805843
https://doi.org/10.1002/adma.2018058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

帖子

11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1
11#
发表于 2019-3-28 11:49:09 | 只看该作者
南开大学陈永胜联合Xiangjian Wan团队使用具有相同供体PBDB-T的子电池和具有互补吸收的两个受体F-M和NNBDT制造串联有机太阳能电池。功率转换效率可达14.52%,高Voc为1.82 V,显着的FF为74.7%,良好的Jsc为10.68 mA cm-2。

Lingxian Meng, Yuan‐Qiu‐Qiang Yi, Xiangjian Wan, Yamin Zhang, XinK, Bin Kan, Yanbo Wang, Ruoxi Xia, Hin‐LapYip, Chenxi Li, Yongsheng Chen. A Tandem Organic Solar Cell with PCE of 14.52% Employing Subcells with the SamePolymer Donor and Two Absorption Complementary Acceptors. Advanced Materials, 2019.
DOI: 10.1002/adma.201804723
https://doi.org/10.1002/adma.2018047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48

帖子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8
12#
发表于 2019-10-19 10:22:17 | 只看该作者
10月10日上午,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天津礼堂开幕。大会对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标兵、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第十四届及第十五届天津青年科技奖获奖者、第十四届及第十五届天津青年科技奖提名奖获奖者进行了表彰。
      我院共有4名科技工作者获得表彰。其中,陈永胜荣获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标兵称号;陈弓荣获第十四届天津青年科技奖;汤平平荣获第十四届天津青年科技奖提名奖;郭东升荣获第十五届天津青年科技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211

帖子

2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3
13#
发表于 2020-1-3 07:32:38 | 只看该作者
基于A-D-A型活性层材料的高效率高稳定性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研究
批准号        21935007       
学科分类        太阳能电池 ( B050804 )
项目负责人        陈永胜       
依托单位        南开大学
资助金额        300.00万元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研究期限        2020 年 01 月 01 日 至2024 年 12 月 31 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主题

122

帖子

1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8
14#
发表于 2020-4-17 16:18:37 | 只看该作者
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其成本低、质量轻、可大面积印刷、柔性等优点,展示出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迅速,实验室器件效率不断刷新。这主要归功于新型活性层材料的设计合成,特别是基于A-D-A (受体-给体-受体)结构的活性层材料,其吸收光谱和能级等性能可以有效调控,极大推动了有机光伏领域的发展。根据相关理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而活性层材料的设计依然起到关键作用。现有活性层材料,多数分子其截止吸收大约在900 nm左右,对900 nm以上近红外区的太阳光吸收利用不足,导致其电流密度受限,进而影响其器件效率。因此,设计具有窄带隙的近红外光区的分子,对于提升太阳能电池短路电流密度和器件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南开大学陈永胜教授团队基于受体中间核IDTT,通过向其并噻吩单元中间引入吡喃环的策略,设计合成了基于引达省并二噻吩吡喃的近红外光区有机受体分子IDTO2HT-2F。吡喃环的引入提高了分子中间核的给电子能力,使分子的最高占有轨道能级(HOMO)显著提升,带隙变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其截止吸收波长达到956 nm,有利于其对太阳光的充分利用,提高短路电流密度。最终, 以IDTO2HT-2F为受体材料、PM6为给体材料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器件,获得了10.85%的能量转化效率并具有高达20.61 mA cm−2的短路电流密度。该工作提供了一种拓宽分子吸收光谱范围,提高短路电流密度的有效方法,相信基于这种设计思路,通过进一步的分子设计与器件优化,可以获得更高效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上述工作已发表在《高分子学报》2020年第2期(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9.19131),并作为期刊封面介绍,第一作者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柯鑫,通讯作者为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永胜教授。研究工作获得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天津市科委和南开大学的大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主题

142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15#
发表于 2020-9-16 10:29:36 | 只看该作者
应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南开大学陈永胜教授来我校进行交流并做学术报告,欢迎感兴趣的师生参加。
报  告 人:陈永胜 教授
报告题目:功能高分子和碳纳米材料及其在能源转化存储器件中的应用研究
报告时间:2020年09月17日(星期四)上午 10:00
报告地点:兰州大学第二化学楼101学术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陈永胜,南开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获中组部人事部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陈永胜教授长期从事功能高分子和碳纳米材料在能量转化与储存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性研究成果。陈永胜教授至今已发表SCI论文350余篇,其中在包括Science, Nature, Nat. Photon., Nat. Electron., Nat. Commun., Acc. Chem. Res., J. Am. Chem. Soc., Nano Lett., Adv. Mater.等的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并有5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top 1%),6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总引用数> 50000次,H因子达102(2020年8月,Google Scholar),2014-2019年连续6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引用科学家名录。
陈永胜教授先后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一项,主持国家科技部973课题一项,参加两项;主持863课题两项,主持中美能源重大合作项目一项,主持基金委重点基金三项。目前担任《Carbon》、《中国科学-化学》、《中国科学-材料》、《化学学报》、《2D Material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等期刊的编辑或编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6 23:13 , Processed in 0.10263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