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0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复旦大学化学系孔彪

[复制链接]

586

主题

589

帖子

6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5 12:53: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孔彪复旦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特聘专家,上海市特聘专家,曾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墨尔本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孔彪研究员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化学工程系,复旦大学化学系获工学与理学博士学位,国外博士毕业论文被学位委员会选为澳大利亚Monash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校长奖(全校工学部仅一名)。2015年4月起于墨尔本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任专项博士后研究员,任职期间荣获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学术之星”荣誉称号(每年仅评选出一名)。曾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一等奖、中国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陶氏化学可持续发展创新奖”一等奖、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创新市长奖、宝钢教育基金会特等奖(全国排名第一)。曾任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研究生会学术副主席,复旦大学-英国皇家化学会学生俱乐部首任主席,墨尔本国家公派学联常务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学联对外交流部部长,2015年作为主要发起人成立澳中科学家创业协会并任协会常务委员。现任澳大利亚工程师与高级工程师群体成员,复旦大学-英国皇家化学会学生俱乐部荣誉主席,澳大利亚博士沙龙执行委员,兼任秘书部部长,澳中科学家创业协会上海分会会长。

孔彪,分析化学,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bkong@fudan.edu.cn
办公地点:江湾校区新化学楼5023室
团队实验室:江湾校区新化学楼3058室
研究兴趣
软界面智能材料与器件工程
学术任职

澳中科学家创业协会(ACASE)执行委员

澳大利亚中国博士沙龙(CAPS)委员会委员

复旦-英国皇家化学会学生俱乐部荣誉主席

世界中联外治方法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获奖情况

2016年澳大利亚Monash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校长奖

2015年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2014年澳大利亚“维州学术之星”荣誉称号

2014年宝钢教育基金会特等奖

2013年陶氏化学可持续发展创新奖一等奖

2012年中国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2011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一等奖

学习工作经历

201612起,复旦大学化学系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602-201612,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研究员

201505-201601,墨尔本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博士后研究员

201209-201505,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化工系/复旦大学化学系博士

201301-201512,2011能源材料协同创新中心首批拔尖博士组成员

授课情况

材料与器件界面工程

代表性论文或专著

1.  B. Kong, L. Zu, C. Peng, Y. Zhang, W. Zhang, J. Tang, C. Selomulya, L. Zhang, H. Chen, Y. Wang, Y. Liu, H. He, J. Wei, X. Lin, W. Luo, J. Yang, Z. Zhao, Y. Liu, J. Yang, D. Zhao, Direct Super-Assemblies of Freestanding Metal-Carbon Frameworks Featuring Reversible Crystalline-Phase Transformation for Electrochemical Sodium Storage, J. Am. Chem. Soc., 2017, ASAP

2.  B. Kong, J. Tang, Z. Y. Zhang, T. Jiang, X. Gong, C. Peng, J. Yang, Y. Wang, X. Wang, G. Zheng, C. Selomulya, D. Zhao, Incorporation of Well-Dispersed Sub-5 nm Graphitic Pencil Nanodots into Ordered Mesoporous Frameworks, Nature Chemistry, 2016, 8, 171

3.  B. Kong, C. Selomulya, G. Zheng, D. Zhao, New Faces of Porous Prussian Blue: Interfacial Assembly of Integrated Hetero-Structures for Sensing Applications, Chem. Soc. Rev., 2015, 44, 7997  

4.  B. Kong, J. Tang, Y. Zhang, C. Selomulya, X. Gong, Y. Wang, H. Wu, W. Wang, X. Sun, Y. Wang, G. Zheng, D. Zhao, Branched Artificial Nanofinger Arrays by Mesoporous Interfacial Atomic Rearrangement, J. Am. Chem. Soc., 2015, 137, 4260

5.  B. Kong, D. Sikdar, J. Tang, M. Premaratne, X. Wang, Y. Wang, H. Wu, W. Wang, L. Wei, G. Zheng, C. Selomulya, D. Zhao, Interfacial Assembly of Mesoporous Nanopyramids as Ultrasensitive Cellular Interfaces Featuring Efficient Direct Electrochemistry, NPG Asia Mater., 2015, 7, e204  

6.  B. Kong, J. Tang, C. Selomulya, W. Li, J. Wei, Y. Fang, G. Zheng, D. Zhao, Oriented Mesoporous Nanopyramids as Versatile Plasma Enhanced Interfaces, J. Am. Chem. Soc., 2014, 136, 6822

7.  B. Kong, J. Tang, Z. Wu, C. Selomulya, H. Wang, J. Wei, G. Zheng, D. Zhao, Bio-inspired Porous Antenna-like Nanocube/Nanowire Heterostructure as Ultrasensitive Cellular Interfaces, NPG Asia Mater., 2014, 6, e117  

8.  B. Kong, J. Tang, Z. Wu, J. Wei, H. Wu, Y. Wang, G. Zheng, D. Zhao, Ultralight Mesoporous Magnetic Frameworks from Interfacial Assembly of Prussian Blue Nanocubes, 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2888

9.  B. Kong, A. Zhu, C. Ding, X. Zhao, B. Li, Y. Tian, Carbon Dot–Based Inorganic–Organic Nanosystem for Two‐Photon Imaging and Biosensing of pH Variation in Living Cells and Tissues, Adv. Mater., 2012, 24, 5844

10. B. Kong, A. Zhu, Y. Luo, Y. Tian, Y. Yu, G. Shi,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Colorimetric Visualization of Cerebral Dopamine Based on Double Molecular Recogni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1837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2

帖子

2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6
沙发
发表于 2019-3-21 09:00:07 | 只看该作者
复旦大学孔彪研究员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Vicki Chen教授Kang Liang教授等人合作,基于超组装框架(SAFs)材料设计了新一代智能微马达,首次实现了可逆的、快速pH特异性响应的速率调节。


基于通讯作者孔彪研究员首次提出并命名的超组装框架材料Super-Assembled Frameworks(SAFs)新概念(SAF-1,Nature Chemistry, 2016, 8, 171),并结合前期开发一系列超组装框架材料研究经验,本文作者开拓SAFs在智能控制和微马达领域应用,基于超组装框架组装机制创新性的开发了智能pH开/关机制的生物催化微马达。
其中,微马达颗粒中的琥珀酰化β-乳球蛋白可以作为生物pH响应控制器来调节H2O2进入微马达的途径。在pH=7和5之间切换导致在“开”和“关”状态之间的微小的马达运动响应。在H2O2存在下,在pH=7的加速运动以及细胞酸性区室中的胞吞作用和颗粒降解,实现了来自微马达模型增强了药物的释放。
尽管在生物浓度H2O2上达到所需灵敏度还存在一定的挑战,但是正如文中所述将过氧化氢酶嵌入MOF中使得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提高了整整两倍,使其成为现实生物应用下最灵敏的H2O2生物催化微马达系统之一。此外,微马达系统中的pH和H2O2双响应性可用于程序化降解和有效负载释放,从而提供更精确的控制以将药物递送至靶点。更重要的是,这种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蛋白刺激响应策略可能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微马达系统,以用于药物输送、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的下一代主动传输微系统。
参考文献:
SongGao, Jingwei Hou, Jie Zeng, Joseph J. Richardson, Zi Gu, Xiang Gao, Dongwei Li,Meng Gao, Da-Wei Wang, Pu Chen, Vicki Chen, Kang Liang, Dongyuan Zhao, BiaoKong. Superassembled Biocatalytic Porous Framework Micromotors with Reversibleand Sensitive pH-Speed Regulation at Ultralow Physiological H2O2 Concentratio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9.
DOI:10.1002/adfm.201808900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808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99

帖子

10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7
板凳
发表于 2020-1-17 17:35:57 | 只看该作者
超组装构建二维金属-多孔碳框架及其原位高分辨成像介导的H2O2传感机制研究
批准号        21974029       
学科分类        表界面成像 ( B040502 )
项目负责人        孔彪
依托单位        复旦大学
资助金额        63.00万元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研究期限        2020 年 01 月 01 日 至2023 年 12 月 31 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80

帖子

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4
地板
发表于 2020-5-13 15:20:18 | 只看该作者
复旦大学孔彪教授(通讯作者)等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Nanobiohybrids: Materials approachesfor bioaugmentation”的综述文章。全文系统地总结了利用超组装策略构建纳米活体体系框架材料的工作,重点关注用于构建纳米生物杂化系统的材料和由纳米生物杂化系统产生的增强或新的生物功能性,并结合功能性纳米材料与生物系统的界面结合的最新进展,概述展望了可能适用于未来生物强化应用的合成方法和技术,且从纳米生物界面的材料选择和构建到旨在增强或实现新的生物功能的新兴应用,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综上所述,基于通讯作者孔彪教授通过探索功能性SAFs结构与活体体系结合相关功能性之间的紧密联系,本文提出了功能性纳米材料与生物系统的超组装界面设计策略,以更好地构建SAFs纳米活体体系,从而进一步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Nanobiohybrids: Materials approaches for bioaugmentation (Science Adv., 2020, 6: eaaz0330)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12/eaaz0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6 13:19 , Processed in 0.091429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