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精细化工研究室余正坤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130

帖子

17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08:50: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余正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组长。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放射化学专家委员会成员,2007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10年入选大连市第五批优秀专家,2013年入选大连市第六批优秀专家。曾任沈阳药科大学兼职教授、《化工中间体》杂志编委会委员和第22届国际有机金属化学大会分会主席(西班牙Zaragoza)。


余正坤 博士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电话/传真:+86-411-8437-9227
电子信箱:zkyu@dicp.ac.cn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457号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3组
邮政编码:116023
简历:
2003年2月-至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组长。
2001年8月-2003年1月:        美国Wayne州立大学化学系,研究助手。
2000年8月-2001年7月:        日本国科学技术公司(JST)/早稻田大学化学系,JST研究员。
1998年11月-2000年7月:        美国Wayne州立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1997年1月-1998年10月:        美国能源部Ames实验室/Iowa州立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1995年10月-1996年12月:        德国Münster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后。
1995年7月-1995年9月: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2年8月-1995年7月: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9年9月-1992年7月: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4年7月-1989年8月:        长沙空军第二航空工程学校,助理讲师。
1980年9月-1984年7月: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
有机合成方法学:惰性碳-氢键与碳-杂原子键的催化活化与转化。
有机金属化学: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均相催化化学。


代表论著:
  1. Copper-Catalyzed Trifluoromethylation of Internal Olefinic C-H Bonds: Efficient Routes to Trifluoromethylated Tetrasubstituted Olefins and N-Heterocycles. Zhifeng Mao, Fei Huang, Haifeng Yu, Jiping Chen, Zhengkun Yu,* et al. Chem. Eur. J. 20, 3439-3445 (2014).
  2. Transition-Metal Mediated Carbon-Sulfur Bond Acti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s. Liandi Wang, Wei He, Zhengkun Yu,* Chem. Soc. Rev. 42, 599-621 (2013).
  3. Ruthenium(II) Pyrazolyl-Pyridyl-Oxazolinyl Complex Catalysts for Asymmetr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Ketones. Wenjing Ye, Miao Zhao, Zhengkun Yu,* Chem. Eur. J. 18, 10843-10846 (2012).
  4. Bronsted Acid Activation Strategy in Transition Metal-Catalyzed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Unprotected N-H Imines, Enamines and N-Heteroaromatics. Zhengkun Yu,* Weiwei Jin, Quanbin Jiang, Angew. Chem. Int. Ed. 51, 6060-6072 (2012).
  5. Pt-Sn/γ-Al2O3 Catalyzed Highly Efficient Direct Synthesis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Amines and Imines from the Reactions of Amines with Alcohols or Between Amines. Wei He, Liandi Wang, Chenlin Sun, Zhengkun Yu,* et al. Chem. Eur. J. 17, 13308-13317(2011).
  6. Highly Active Ruthenium(II) Complex Catalysts Bearing a Unsymmetrical NNN Ligand in (Asymmetr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Ketones. Wenjing Ye, Miao Zhao, Wangming Du, Zhengkun Yu,* et al. Chem. Eur. J. 17, 4737-4741 (2011).
  7.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Multi-substituted Olefins and Conjugate Dienes by Using alpha-Oxo Ketene Dithioacetals as the Building Blocks. Weiwei Jin, Wangming Du, Qin Yang, Zhengkun Yu,* et al. Org. Lett. 13, 4272-4275 (2011).
  8. Highly Regioselective [3+2] Annulation of Azomethine Imines with 1-Alkynyl Fischer Carbene Complexes to Functionalized N,N-Bicyclic Pyrazolidin-3-ones. Ning Luo, Zhaoyan Zheng, Zhengkun Yu,* Org. Lett. 13, 3384-3387 (2011).
  9. Palladium-Catalyzed Direct Cross-Coupling of Internal Alkenes with Terminal Alkenes to Functionalized 1,3-Butadienes via C-H Bond Activatio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Bicyclic Pyridones. Haifeng Yu, Zhengkun Yu,* et al. Angew. Chem. Int. Ed. 49, 5792-5797 (2010).
  10. Iron(III)-Catalyzed Cyclization of Alkynyl-aldehyde Acetals: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Studies. Tongyu Xu, Qin Yang, Dongpo Li, Jinhua Dong, Zhengkun Yu,* et al. Chem. Eur. J. 16, 9264-9272 (2010).
  11. Direct Alkenylation of Indoles through Acid-mediated Substitution Reactions with ?-Oxo Ketene Dithioacetals: Efficient Synthesis of Indole Alkaloids Meridianin Derivatives. Haifeng Yu, Zhengkun Yu,* Angew. Chem. Int. Ed. 48, 2929-2933 (2009).
  12. Rhodium-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C-H Functionalization via Decarbonylation of Acid Chlorides and C-H Bond Activation under Phosphine-Free Conditions. Xiaodan Zhao, Zhengkun Yu,* J. Am. Chem. Soc. 130, 8136-8137 (2008).
  13. Exceptionally Efficient Unsymmetrical Ruthenium(II) NNN Complex Catalysts Bearing a Pyridyl-based Pyrazolyl-Imidazolyl Ligand for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Ketones. Fanlong Zeng, Zhengkun Yu,* Organometallics 27, 2898-2901 (200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8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沙发
发表于 2018-9-9 09:46:30 | 只看该作者
2018年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S-官能化烯烃的多反应性研究
批准号        21871253        学科分类        固体配位化学 ( B010301 )
负责人        余正坤        职称                单位名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资助金额        65万元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起止年月        2019年01月01日 至 2022年12月3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主题

132

帖子

1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2
板凳
发表于 2020-7-14 16:18:52 | 只看该作者
近日,我所手性合成研究组(201组)余正坤研究员和周永贵研究员团队受邀撰写了题为“过渡金属促进的C-S键催化活化与转化”(Transition-metal mediated carbon-sulfur bond acti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s: an update)的综述文章,系统介绍了自2012年底以来,该领域涉及均相过渡金属催化与促进的C-S键催化活化交叉偶联形成碳-碳键与碳-杂原子键研究的进展。该综述是余正坤等于2013年发表相同题目综述(Chem. Soc. Rev.,2013,42,599)的后续跟进报道。
  过渡金属促进惰性C-S键的催化活化与转化研究,在有机合成与石油炼制工业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均相过渡金属化合物,可用于难脱硫有机硫化物(如噻吩、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等)的C-S键断裂机理研究。随着新催化剂体系的开发,越来越多传统意义上容易使过渡金属中毒的有机硫化物,都可以用来进行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的脱硫交叉偶联反应。这些有机硫化物包括硫醇酯、硫醚、烯基二硫缩烯酮、亚砜、砜、磺酰氯、磺酰酯、亚磺酸盐、硫氰酸酯、硫鎓盐、硫脲、硫酰胺、硫酰肼、二硫化碳、含硫杂环化合物等。使过渡金属促进的有机硫化物的反应在催化条件下进行,将有利于开发新的交叉偶联反应体系,发展生物模拟有机合成新方法。该综述总结了近7年来,过渡金属化合物促进的C-S键活化的交叉偶联反应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我所近年来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受到了关注与述评。  
  该综述以critical review的形式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上发表。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文/图 吴凯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28 08:30 , Processed in 0.090078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