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山大学材料学院李宝军教授

[复制链接]

132

主题

140

帖子

16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0 15:3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学科:光学,光学工程。方向:光电子器件及集成,纳米光子学及技术,能源光子学及应用。
         1993年获兰州大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1998-2000年在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2000-2002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做博士后、任Research Fellow,之后在新加坡材料研究院任Research Fellow,2002年10月起任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和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光电子集成研究室主任,2009年5至11月在英国牛津大学物理系和Clarendon实验室做高级研究学者。
         现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广东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评审组专家,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光学学会纤维光学与集成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Physics Express、《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等6种国内外学术刊物编委。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等重要科研项目。目前作为主持人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
         在Nano Letters、ACS Nano、Advanced Materials等刊物上发表SCI论文近100篇。其中1篇关于微纳光操控的论文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出版的Scientific Reports上,并受Nature Protocols杂志主编邀请,专门撰写了详细描述这种微纳光操控实验细节的文章,刊登在Nature Protocols杂志的Protocol Exchange栏目。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件、中国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其中1件发明专利已转让于 Transpacific/Koln Energy LLC。
         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应邀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做主旨发言(Keynote Speech)、大会报告(Plenary Talk)、邀请报告(Invited Talk)20余次,在国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30余次。担任国内外学术会议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组织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程序委员会委员、分会主席等30多次。
        应邀作为主编撰写英文专著二部(ISBN: 9781845695798,9781611228304),分别由英国剑桥Woodhead出版社和美国Nova出版社于2010年和2011年出版发行。为奥地利In-Tech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英文专著(ISBN: 9789537619893)撰写了1章内容。
        指导的博士生1人获2010年度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2011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指导的硕士生1人获2010年度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人获2011年度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26 19:05 , Processed in 0.321748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