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王悦

[复制链接]

79

主题

87

帖子

9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6 14:41: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悦
职  称:教授
专  业:有机化学
研究方向:有机光电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
邮 箱:yuewang@jlu.edu.cn
办公室:吉林大学无机超分子楼A406室 0431-85168496
实验室:吉林大学无机超分子楼B410室
个人简历
王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12月出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2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1981-1985年就读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5-1988年在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88- 1991年在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于吉林大学获博士学位后作为讲师留校任教,1994年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教授。
研究兴趣
王悦研究组近2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有机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从事的研究方向包括:有机光电材料的非共价制备及超分子结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有机光伏材料和高迁移率有机半导体材料。
荣誉奖励
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2007年被评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代表性论文
1. Di Li, Hongyu Zhang*, Yue Wang*, Four-coordinate organoboron compounds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s), Chem. Soc. Rev., 2013, 42, 8416-8433.
2. Kai Wang, Fangchao Zhao, Chenguang Wang, Shanyong Chen, Dong Chen, Hongyu Zhang, Yu Liu, Dongge Ma*, Yue Wang*, High-Performance Red, Green, and Blue ElectroluminescentDevices Based on Blue Emitters with Small Singlet–Triplet Splitting and Ambipolar Transport Property, Adv. Funct. Mater., 2013, 23, 2672-2680
3. Tianlei Zhou, Tao Jia, Shanshan Zhao, Jianhua Guo, Hongyu Zhang,* and Yue Wang*, Acid-Stimuli-Luminescence and Carbonyl-Proton Interaction Dependent Emission Properties of 2,6-Biphenyl-4-pyrone Crystals, Cryst. Growth Des., 2012, 12, 179-184.
4. Tianlei Zhou, Tao Jia, Bonan Kang*, Fenghong Li, Mats Fahlman, Yue Wang*, Nitrile-Substituted QA Derivatives: The New Acceptor Materials for Solution-Processable Organic Bulk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 Adv. Enger. Mater., 2011, 1, 431-439.
5. Hai Bi, Dong Chen, Di Li, Yang Yuan, Dandan Xia, Zuolun Zhang, Hongyu Zhang* and Yue Wang*, Green Emissive Amorphous fac-Alq3 Solid Generated by Grinding Crystalline Blue fac-Alq3 Powder, Chem. Commun., 2011, 47, 4135-4137.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8

帖子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2
沙发
发表于 2019-2-27 17:53:06 | 只看该作者
报告人:王悦
题 目:高性能D-A型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
时 间:2019年3月2日(星期六) 8:30
地 点: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南楼2层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王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12月出生,1981-1985年就读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5-1988年在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有机金属化合物合成方面的研究工作。获硕士学位后,1988- 1991年继续在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有机金属夹心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1991年在吉林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先后于1994-1996年、1998年、2001年以博士后、访问学者、访问教授身份在香港大学化学系支志明教授研究组从事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2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7年)。1991年至今在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最近几年研究工作重点是功能有机材料(主要包括有机光伏材料、有机半导体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光电性质的研究。已经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包括: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dv. Fun. Mater., J. Phys. Chem. Lett等)发表SCI研究论文200余篇,所发表文章被他引6000余次,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3项。先后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承担过国家(包括973计划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及省部级研究项目2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2)有机光伏材料设计与合成、(3)有机光电材料的非共价制备、(4)有机光电纳米材料及化学传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主题

141

帖子

19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2
板凳
发表于 2023-1-3 16:32:31 | 只看该作者
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由于具有成本低、可实现100%内量子效率等优点,被认为是继磷光材料后的新一代有机发光材料,目前已经成为有机光电材料领域新的研究重点。传统的TADF材料通常采取高度扭曲的给体-受体(D-A)结构,这会增加激发态结构弛豫,导致发射光谱半峰宽(FWHM)较宽(通常大于70 nm),造成色纯度降低和能量损失,极大限制了其在高清显示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基于缺电子硼原子和富电子氮原子的多重共振TADF(MR-TADF)材料因其刚性的分子骨架和交替的前线轨道分布,表现出高效率窄谱带TADF发光性质,因而备受关注。然而,由于MR-TADF属于短程电荷转移态发光,发光颜色主要集中在蓝光和天蓝光区域,绿光以后的波长则很少被报道。
       2020年,吉林大学王悦教授和李成龙教授研究团队提出了基于前线分子轨道工程(FMOE:Frontier Molecular Orbital Engineering)构建电荷转移激发态实现MR-TADF材料发光颜色有效调控的新策略。通过在多重共振骨架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或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分布位置引入辅助电子给体或电子受体基团,该研究团队已经成功获得了系列兼具高效率、窄谱带性质的绿光材料并制备了高效率高色纯度的绿光OLED器件(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17442; CCS Chem. 2021, 3, 2077; Adv. Mater. 2021, 33, 2100652; Angew. Chem. Int. Ed. 2022, 61, e202200337)。然而,开发高效率窄谱带纯红光材料特别是能够满足溶液加工工艺的纯红光材料仍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
      针对这一问题,近日王悦教授研究团队李成龙教授等人在上述研究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开发红光MR-TADF材料的通用分子设计策略(图1)。通过在多重共振骨架的HOMO和LUMO分布位置同时引入辅助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在提高HOMO能级的同时降低LUMO能级,从而实现了发光光谱的大幅度红移。发展的概念验证MR-TADF分子BN-R在甲苯溶液中呈现出624 nm的纯红光发射,发光效率高达94%,FWHM为46 nm/0.15 eV。值得注意的是,基于BN-R制备的溶液加工型纯红光OLED实现了出色的电致发光性能(图2),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EQE)超过20%,色坐标为(0.663, 0.337),1000 cd m-2初始亮度下器件寿命(LT50)为1088小时,这是目前基于MR-TADF材料的溶液加工型红光OLED器件的最高纪录。这项工作为兼具高效率、高色纯度红光MR-TADF材料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 1. 分子设计策略和CzBN、BN-Y、BN-R的分子结构
图 2. 基于BN-R的溶液加工OLED器件性能
      该工作以“Solution-Processable Pure-Red Multiple Resonance-induced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Emitter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with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over 20%”为题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上。化学学院在读博士生蔡昕良为论文第一作者,李成龙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这一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和吉林大学相关项目的支持。
       文章详情:Xinliang Cai, Yincai Xu, Yue Pan, Linjie Li, Yexuan Pu, Xuming Zhuang,* Chenglong Li,* Yue Wang, Angew. Chem. Int. Ed. 2022, e20221647.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21647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3 04:25 , Processed in 0.09637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