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何良年

[复制链接]

205

主题

234

帖子

27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6 20:1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何良年南开大学教授。1996年获南开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2003年分别在武汉大学、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从事绿色化学领域的研究。1998年入选湖北高等学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003年至今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被评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成为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FRSC)。现担任Green Chemistry and Sustainable Technology (Springer) 丛书主编,The Advisory Board of the book Series published by CRC Press Green Synthesis, Current Organic Synthesis 主编,Journal of CO2 Utilization等多种国际学术期刊编辑。2014年、2015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入选“2014年度英国皇家化学会杂志排名前1%”的高被引学者。何良年教授长期专注于从事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绿色化学、生物质能等领域研究,在Angew Chem Int Ed, Energy Environ Sci, ChemSusChem, Chem Commun, Green Chem, Adv Synth Catal, J Catal, J Org Chem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 撰写英文专著1部、中文书籍2部以及英文书籍章节10部,获得授权中外专利8项。


姓  名        何良年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4-08        
籍  贯        湖北黄冈黄梅县
学  历        博士        
毕业院校        南开大学
职  称        教授        
管理职务        副所长
工作内容        教学科研        
系所单位        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
特殊人才称号        
楚天学者特聘教授
通讯地址        天津市卫津路94号
电 话        23503878
电子邮件        heln@nankai.edu.cn
课题组网站        http://www.nankaichemhe.com


研究领域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cover green chemistry, catalysis, and CO2 chemistry (CO2 activation and catalytic conversion into fuels/value-added chemicals;
in situ transformation of CO2: combination of CO2 capture and subsequent conversion to chemicals and fuel-related products in a carbon neutral cycle),
catalysis in green solvents and biomass conversion (castor-related energy), and green technology related to desulfurization.


教育及科研经历        
1996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南开大学)。1996年至2003年分别在武汉大学、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日本 筑波),做博士后(NEDO fellow)。1998年入选湖北高等学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003年回国,被聘为南开大学教授,2004年4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9年受聘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 (FRSC)。
荣誉和奖励        
2001 年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会士),
2009 年楚天学者特聘教授,
“二氧化碳化学转化反应研究”获2014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三等奖,
入选2014、2015、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Elsevier)榜单,2014、2015、2016年入选“the top 1% of highly cited authors in RSC journals ”,
2015 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广东省低碳化学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6 Bentham Ambassador


科研成果与代表作        
现任 “Green Chemistry and Sustainable Technology” (Springer) 丛书主编, The Advisory Board of the book Series “Green Syntheses” published by CRC Press, Current Organic Synthesis 主编,Journal of CO2 Utilization (Elsevier), Current Opinion in Green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 (Elsevier),Min-review in Organic Chemistry等多种国际学术期刊编委,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广东省低碳化学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绿色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离子液体专业委员会委员,油料能源植物高效转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化工过程强化技术指导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工业尾气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工程中心技术专家。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基金会及欧盟自然科学基金的海外评审专家,为Wiley、ACS出版公司的书评专家。
2014年、2015、2016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Elsevier)榜单, 2014, 2015,2016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Top 1% 高被引中国学者榜单,“二氧化碳化学转化反应研究”获2014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三等奖。
编写的《二氧化碳化学》2013年8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受到关注与好评。作为Springer “Green Chemistry and Sustainable Technology”丛书series editor,组织出版了《二氧化碳转化与利用》Transform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arbon Dioxide, Bhanage, Bhalchandra M.; Arai, Masahiko (Eds.); Series Editors: He, L.-N., Rogers, R.D., Su, D., Tundo, P., Zhang, Z.C., Series book Green Chemistry and Sustainable Technology (ISSN: 2196-6982), 2014。2015年参与编辑出版了美国化学会系列丛书1194(2015年编辑出版了美国化学会系列丛书1194,二氧化碳的捕集与转化进展Advances in CO2 Conversion and Utilization ACS Symposium Series 1194。Advances in CO2 Conversion and Utilization; F. Jin, L-N. He, Hu, Y. H., Ed.; ACS Symposium Series 1194 ISBN 978-0-8412-3088-0;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Washington DC, 2015; Vol. 1194)。2017年编辑出版了“二氧化碳捕集与化学”专辑:Current Opinion in Green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 Volume 3, Pages 1-66 (February 2017, CO2 Capture and Chemistry 2017)。与意大利威尼斯大学Pietro Tundo 教授合作,完成了《Chemistry Beyond Chloride》专著的编辑与出版,ISBN 978-3-319-30071-9 Springer: Switzerland, 2016。2013年参与组织第246次美国化学会年会“用于碳捕集与转化的材料与技术”(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for CO2 capture, Sequestration and Conversion) 分会。2015年召集并主持了第八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分会(作为召集人之一)。
课题组专注于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绿色化学、生物质能等领域研究,在学术刊物如Angew Chem Int Ed, Energy Environ Sci, ChemSusChem, Chem Commun, Green Chem, Org Lett, Chem Eur J, Adv Synth Catal, J Catal, J Org Chem等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以封面论文在ChemSusChem, Energy Environ Sci, Green Chem, Adv Synth Catal, Chem Eur J, Chem Asian J 等刊物上发表13篇,30多篇论文作为亮点评述,入选hot paper及most accessed article)。撰写英文专著1部、中文书籍1部以及英文书籍章节15部 (ACS book series, John Wiley & Sons, Springer, Elsevier,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获得授权中外专利23项,受邀在学术会议上作报告60多次。
先后承担湖北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天津市教委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研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
人才培养        课题组共有20位博士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博士学位;15位研究生完成学业,获得硕士学位,毕业生中一位在国有企业工作,其他全部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过程过程研究所、广州能源所、兰州化物所、山西煤化所)、高等学校(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从事科学、教学以及管理工作,6位在国外工作、学习。
已有两位国外博士后:法国博士Dr. Sébastien Chanfreau 意大利博士 Dr.Vincenzo Rosario La Franca Pitarresi在课题组做二氧化碳化学研究工作。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主题

218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7
沙发
发表于 2022-8-6 09:13:19 | 只看该作者
南开大学何良年教授绿色化学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Engineering of Metal Complexes for Electrocatalytic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From Adjustment of Intrinsic Activity to Molecular Immobilization”的综述文章。该综述围绕金属联吡啶、酞菁及卟啉等经典催化剂,总结了基于电化学还原CO2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分子工程设计,其包括均相体系中基于机理对分子结构的设计以调整催化剂的本征催化活性,以及将高活性的分子单元锚定于电极表面的多种策略;并提出了对络合物分子电催化CO2还原领域尚存的挑战及机遇。
         化石燃料大量使用的今天,过量CO2排放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通过电化学还原CO2方法,将季节性、间断性、分散式的不能及时消纳的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太阳能光电等)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CO、甲酸、甲醇等小分子中,有望缓解温室效应的同时也能够应对未来能源短缺的问题。
         电化学还原CO2需要高效催化剂来克服反应动力学能垒,以提高反应速率及改善还原产物的选择性。分子型催化剂具有确定的分子结构,有利于在分子层面阐述反应机理,且分子结构具有可设计性;因此,基于机理的认识对分子型催化剂结构进行修饰与优化,以提升催化效率,利于催化剂的合理设计。同时,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非均相化可以使得高活性的分子单元更加稳定,实现催化剂的分离与重复利用,大大提升了电化学CO2还原技术的经济性与实用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7 04:24 , Processed in 0.089012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