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化学师唯

[复制链接]

56

主题

58

帖子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7 08:59: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姓  名        师唯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8-05        籍  贯        辽宁
学  历        博士        毕业院校        南开大学
职  称        教授        管理职务        
工作内容        教学科研        系所单位        化学系
特殊人才称号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通讯地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化学学院
电 话        
电子邮件        shiwei@nankai.edu.cn
课题组网站        
研究领域        金属-有机框架、分子纳米磁体、新型分子功能材料
教育及科研经历        
1997.9-2001.6,南开大学化学系,本科
2001.9-2006.6,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2007.1-2015.12,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
2014.2-2015.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
2016.1-今,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导
荣誉和奖励        
2008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新型发光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性质研究”,第三完成人;
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5年入选天津市高校“131”创新型人才第二层次;
2015年入选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2016年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科研成果与代表作        
1.Ke Liu, Xuejing Zhang, Xixi Meng, Wei Shi,* Peng Cheng and Annie K. Powell, Constraining the coordination geometries of lanthanide centers and magnetic building blocks in frameworks: a new strategy for molecular nanomagnets, Chem. Soc. Rev., 2016, 45, 2423–2439.
2. Ke Liu, Wei Shi* and Peng Cheng, Towards Heterometallic Single-Molecule Magnets: Synthetic Strategy,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3d-4f Discrete Complexes, Coord. Chem. Rev., 2015, 289-290, 74-122.
3. Xuejing Zhang, Veacheslav Vieru, Xiaowen Feng, Jun-Liang Liu, Zhenjie Zhang, Bo Na, Wei Shi,* Bing-Wu Wang, Annie K. Powell, Liviu F. Chibotaru,* Song Gao,* Peng Cheng, and Jeffrey R. Long*, Influence of Guest Exchange on the Magnetization Dynamics of Dilanthanide Single-Molecule Magnet Nodes within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ngew. Chem. Int. Ed., 2015, 34, 9861-9865.
4. Yuxia Wang, Wei Shi,* Han Li, You Song, Liang Fang, Yanhua Lan,* Annie K. Powell, Wolfgang Wernsdorfer, Liviu Ungur, Liviu F. Chibotaru,* Mingrong Shen and Peng Cheng*, A Single-Molecule Magnet Assembly Exhibiting Dielectric Transition at 470 K, Chem. Sci., 2012, 3, 3366–3370. (Front Cover)
5. Shi-Yuan Zhang, Wei Shi,* Peng Cheng, and Michael J. Zaworotko,* A Mixed Crystal Lanthanide Zeolite-lik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s a Fluorescent Indicator for Lysophosphatidic Acid, a Cancer Biomarker, J. Am. Chem. Soc., 2015, 137, 12203-12206.
6. Jingmin Zhou, Huanhuan Li, Huan Zhang, Huimin Li, Wei Shi*, and Peng Cheng*, A Bimetallic Lanthanide Metal-Organic Material as a Self-Calibrating Color-Gradient Luminescent Sensor, Adv. Mater., 2015, 27, 7072–7077.
人才培养        培养的本科生获2011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一等奖。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142

帖子

2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4
沙发
发表于 2018-9-26 09:27:31 | 只看该作者
师唯教授课题组在以金属-有机框架为前驱体合成高效光催化剂方面取得进展
重点实验室师唯教授课题组在以金属-有机框架为前驱体合成纳米异质结材料,用以提升可见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效率及催化机理探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dv. Sci.(Frontispiece Paper)和Angew. Chem. Int. Ed. (Very Important Paper)。   
       作为一种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载体,氢气具有取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潜力。有效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催化分解水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制氢技术之一。好的光解水催化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催化剂吸收可见光和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的能力。与单一催化剂相比,纳米异质结材料可以同时具有单一材料的所有特性,从而解决上述问题。理论上来讲,材料的纳米化可以调控材料的能带从而优化材料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同时更多催化位点的暴露也有利于光催化活性的提高。近几年,大量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异质结光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上,调节催化剂的带隙并改善其催化活性。目前两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聚合或者外延生长的方式来获得异质结。


       师唯教授课题组最近开发出新型便捷的方法来制备纳米异质结,即结合溶剂热和高温煅烧的方式以金属-有机框架为前驱体制备纳米异质结ZnO/ZnS和NiS/ZnxCd1-xS。该方法合成的异质结成分均匀,尺寸均一,更为重要的是组成和带隙皆可精细化学调控。其表现出的氢析出速率分别可达435 μmol g-1 h-1和16.78 mmol g-1 h-1 ,且稳定性高,循环性好。该系列研究成果分别于2018年1月3日和2018年6月10日发表在Adv. Sci.以及Angew. Chem. Int. Ed.上,该成果可为解决纳米异质结的制备和可见光催化活性的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为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vs.201700590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18054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52

帖子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8
板凳
发表于 2019-12-31 16:52:26 | 只看该作者
稀土单分子磁体的磁弛豫调控及其光磁复合功能研究
批准号        21971123       
学科分类        功能配合物化学 ( B010503 )
项目负责人        师唯
依托单位        南开大学
资助金额        68.00万元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研究期限        2020 年 01 月 01 日 至2023 年 12 月 31 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4 10:13 , Processed in 0.089423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