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0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李清文

  [复制链接]

204

主题

252

帖子

4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2
楼主
发表于 2022-10-4 15: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导体碳纳米管(s-CNTs)是构筑下一代CMOS器件与集成电路的理想沟道材料之一。然而,制备晶圆级高密度和高均匀的s-CNT取向阵列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近年来,基于溶液后分离策略的取向阵列制备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双液相界面的限域空间内,s-CNTs可以在衬底提拉过程中自组装为高密度平行阵列。在这类取向自组装过程中,s-CNT的本征特性的差异和试验环境均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在已报道的几个成功案例中,s-CNT的长度从400nm到3000nm不等。半导体碳纳米管的长度和长度分布究竟如何影响取向组装过程,其内在机制尚未得到系统地研究。
      中科院纳米所邱松/李清文团队开发了一种超声截短结合超细硅胶吸附的方法,实现了半导体碳纳米管的长度控制与长度分选。并进一步系统研究和比较了不同长度分布的几组s-CNT在液-液界面的取向自组装过程。结果表明,几个长度对照组的s-CNT都能在4英寸氧化硅衬底上形成大范围的取向阵列。但不同对照组s-CNT取向阵列中的缺陷形态与缺陷密度各不相同。含有超长碳管(大于2μm)的“对照组”在取向过程中,容易形成长碳管的弯曲缺陷,并对后续取向区域造成较大范围的影响;而含有较多超短碳管(小于160 nm)的“截短组”在取向过程中,会产生众多的小尺度缺陷,造成小范围的畸变影响。经过有效去除了超长碳管和超短碳管的“长度控制组”中,在大尺度范围上获得了最佳的取向均匀度和取向密度(100 s-CNTs/μm),同时该取向阵列中的缺陷密度也最低。对相关结果通过FET器件进行了验证,发现基于“长度控制组”碳管阵列制备的晶体管器件,其开态电流密度比未经过长度分选的“对照组”高出了64%。本文的工作系统比较了半导体碳纳米管的长度分布情况对液-液界面内取向组装过程的影响,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纳米尺度自组装过程的理解,推进了半导体碳纳米管材料在纳电子领域的应用。
       文章信息:H. Wen, J. Yao, Y. Li, et al. Length-dependent alignment of large-area semiconducting carbon nanotubes self-assembly on a liquid–liquid interface. Nano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07/s12274-022-478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11 20:53 , Processed in 0.09567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