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上海大学苏倩倩

[复制链接]

276

主题

341

帖子

5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17:16: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倩倩,上海大学副研究员。分别获山东大学学士、中科院广州化学所硕士,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自2017年3月起在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并于同年9月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曾在复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分别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和新加坡基因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和高级访问学者。作为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承担了中国博士后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主要致力于稀土发光新材料的设计合成、生物医学应用,以及纳米材料生物学效应研究。目前在Acc. Chem. Res.,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dv. Mater.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SCI论文近40篇,被引次数3400余次,6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单篇最高被引用800余次。


职称: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系所: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
办公室: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E楼401C室
电话:021-66138026-201
Email:chmsqq@shu.edu.cn


http://ece.shu.edu.cn/Portals/717/个人简介(2).jpg
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SoftJade Pte Ltd(新加坡)联合创始人兼专家顾问。2008年至今一直致力于发光纳米材料的合成制备及其生物方向的应用研究。作为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承担了中国博士后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目前在J. Am. Chem. Soc., Adv. Mater., Nat. Commun., 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6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ttp://ece.shu.edu.cn/Portals/717/学术经历(6).jpg


2017.03至今 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7.10 至今 专家顾问, SoftJade Pte Ltd(新加坡)
2019.05-2019.06 悉尼科技大学,访问学者
2018.07-2018.08 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
2014.12-2017.03 复旦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2013.01-2014.05 TüV SüD PSB(新加坡),部门主管
2009.01-2013.01 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
2005.09-2008.07 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硕士
2001.09-2005.07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http://ece.shu.edu.cn/Portals/717/研究方向(4).jpg


主要从事发光材料及其生物应用研究,研究内容涉及稀土离子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发光调控;发光纳米材料性能研究及其在生物成像、生物检测、药物缓释等应用领域的研究;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的研发。http://ece.shu.edu.cn/Portals/717/代表性成果(8).jpg
1. Su, Q.; Han, S.; Xie, X.; Zhu, H.; Chen, C. K.; Liu, R. S.; Chen, X.; Wang, F.* Liu, X.* he Effect of Surface Coating on Energy Migration-Mediated Upconver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2, 134, 20849.
2. Su, Q.; Feng, W.; Yang, D.; Li, F.*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in Upconversion Nanoplatforms for Selective Biodetection.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2017, 50, 32.
3. Liu, Y.#; Su, Q.#; Chen, M.; Dong, Y.; Shi, Y.; Feng, W.; Wu, Z.; Li, F.* Near-Infrared Upconversion Chemodosimeter for In Vivo Detection of Cu2+ in Wilson Disease. Advanced Materials 2016, 28, 6625. (# co-first author)
4. Li, Z.; Yuan, H.; Yuan, W.; Su, Q.*; Li, F.* Upconversion Nanoprobes for Biodetections. 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2018, 354, 155.
5. Wang, S.; Shen, B.; Wei, H.-L.; Liu, Z.; Chen, Z.; Zhang, Y.; Zhang, J.-Z.; Su, Y.; Wang, H.;* Su, Q.* Comparative Optical Spectroscopic and Thermal Effect Investigation of Nd3+-doped Nanoparticles. Nanoscale 2019, 11, 10220. (Inside Front Cover)
6. Zhou, M.; Ge, X.; Ke, D.-M.; Tang, H.; Zhang, J.-Z.; Gao, B.; Sun, L.;* Su, Q.* Wang, H. The Bioavailability, Biodistribution and Toxic Effects of Silica-coated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in Vivo. Front. Chem. 2019, 7, 218. (Invited. Special Issue in Frontiers in Chemistry: Rising Stars)
7. Liu, Y.#; Su, Q.#; Zhu, X.; Chen, M.; Feng, W.; Shi, Y.; Li, F.* Near-infrared in Vivo Bioimaging Using a Molecular Upconversion Probe.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6, 52, 7466. (# co-first author)
8. Chen, B.; Su, Q.*; Kong, W.; Wang, Y.; Shi, P.; Wang, F.* Energy Transfer-based Biodetection Using Optical Nanomaterial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2018, 6, 2924.
9. Wu, D.#; Su, Q.#; Li, Y.; Chen, Z.; Qin, X.; Liu, Y.; Xi, W.; Gao, Y.*,; Cao, A.; Liu, X.; Wang H*. Toxicity Assessment and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of Engineered Monoclinic VO2 Nanoparticles. Nanoscale 2018, 10, 9736-9746. (# co-first author)
10. Xu, M.; Zou, X.; Su, Q.; Yuan, W.; Cao, C.; Wang, Q.; Zhu, X.; Feng, W.*; Li, F.* Ratiometric Nanothermometer in Vivo based on Triplet Sensitized Upconvers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 269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主题

341

帖子

5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17:17:10 | 只看该作者
近日,苏倩倩团队及其合作者在纳米材料领域的国际高水平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4.919)上发表题为“Six-photon upconverted excitation energy lock-in for ultraviolet-C enhancement”的研究论文。
       稀土掺杂的上转换纳米晶是一种能将近红外光变成紫外-可见光的功能材料,在生物医学、三维显示和信息防伪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利用纳米结构工程调控上转换发光一直是领域内的研究热点,通过核壳结构可以实现稀土离子的纳米尺度空间内区域化掺杂,抑制表面猝灭、浓度猝灭和离子间交叉弛豫,从而提高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强度。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苏倩倩副研究员基于多年的稀土发光调控经验,带领团队设计合成基于异质核壳结构的新型稀土发光材料。经过近四年的努力,提出能量锁模上转换(Upconverted Excitation Energy Lock-in,UCEL)发光新机制,实现了钕敏化的上转换发光六光子过程,增强了上转换纳米晶体在UV-C和UV-B波段的上转换发光。这个工作为设计新型实用的上转换纳米材料提供新的思路,还将促进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催化、紫外固态激光,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能量锁模上转换发光机制示意图
        该工作由上海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等合作完成,苏倩倩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资助和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4664-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19 00:36 , Processed in 0.088227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