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聂广军课题组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发表综述:多功能生物纳米结构用于癌症治疗

[复制链接]

140

主题

150

帖子

18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24 15:55: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纳米结构在应对癌症等具有复杂病理环境和高度异质性的疾病方面日益显示出独特优势。基于生物分子的纳米结构具有多种天然的生物功能,其独特的生物相容性、超分子属性、靶向性、响应性和可编程性等特征为智能纳米药物的精准构筑提供了新的机遇,近年来在癌症治疗领域备受瞩目。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聂广军课题组长期致力于生物分子指导的功能纳米材料的设计和自组装,其中基于肿瘤微环境调控的智能纳米药物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前期工作中,研究团队设计了基于超分子自组装的DNA纳米机器人,用于活体输运传统难以成药的凝血酶,实现了高效低毒的肿瘤栓塞治疗(Nature Biotechnology, 2018, 36, 258);构建了一系列多肽纳米结构,对肿瘤微环境进行靶向药物输运、特异性响应与调控,提升肿瘤诊断与综合治疗效果(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20, 142, 5, 2490; Nano Today, 2020, 33, 100877; Advanced Materials, 2019, 31,e1804395; Nano Letters, 2019, 19, 4721; ACS Nano, 2019, 13, 5091;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6, 55, 1050; Advanced Materials, 2015, 27, 1865;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4, 10, 177, 11);同时积极探索了天然蛋白纳米载体的肿瘤成像与治疗(Nano Letters, 2018, 18, 921; Small, 2013, 9, 2427;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1, 133, 8617)。
生物纳米结构可提供癌症诊断与治疗所需的多种功能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课题组应邀对多功能生物纳米结构在癌症治疗领域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系统总结,相关综述在线发表于《自然综述:材料》杂志(Multifunctional Biomolecule Nanostructures for Cancer Therapy.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2021, doi: 10.1038/s41578-021-00315-x)。
  文章针对癌症纳米医学在药物靶向、体内输运、个性化设计和临床转化等方面面临的关键挑战,重点介绍了多糖、核酸、多肽和蛋白等生物分子来源的纳米结构在癌症治疗领域的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生物分子的属性,总结了生物纳米结构在多功能纳米药物设计方面的独特优势;系统说明了各种生物纳米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构筑方法,介绍了实现其癌症靶向、可控释药、自身成药、高效输运等多功能性的生物学基础和多种调控机制;归纳了不同生物纳米结构在癌症化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及联合治疗等研究中的进展,同时阐述了生物纳米结构在智能抗癌药物领域的应用前景。例如,自组装DNA结构具有精准的可设计性、可寻址性和可编程性,可构筑多重逻辑门控的纳米药物机器;一些天然蛋白在ATP驱动下发生构象变化,可作为纳米机器实现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可控释放。此外,文章还详细讨论了目前各类生物纳米结构在合理设计、系统表征、精准合成及临床转化中的关键挑战。最后,对生物纳米结构用于多功能纳米药物设计、应对癌症治疗挑战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婧副研究员和李一叶研究员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聂广军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中科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8-021-00315-x#citeas。  


     文章来源: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聂广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海外杰出人才择优支持;科技部973(纳米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002年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获博士学位,之后在加拿大McGill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回国以来在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Biomaterials, Blood, Brit J Haematol, J Am Chem Soc, J Biol Chem和Small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李一叶,研究员。2008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工作。长期从事智能纳米体系的药物递送以及纳米生物效应研究,关注胰腺癌的纳米诊疗。近年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论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CS NANO,National Science Review,Biomaterials,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等国际学术期刊,部分研究成果被Nature Materials等学术期刊推荐为研究亮点。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4 19:28 , Processed in 0.096961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