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郑炎松课题组在AIE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复制链接]

18

主题

26

帖子

2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09:55: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9月4日,国际顶级化学综合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影响因子40.182)在线发表了化学与化工学院郑炎松教授课题组的综述论文,题为《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的四苯乙烯大环化合物和分子笼》(Macrocycles and Cages Based on Tetraphenylethylene with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该论文的发表标志课题组在AIE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


  一类新型的化合物分子在溶液中没有荧光,在聚集状态下产生强烈荧光,这种现象被称作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该类分子被称作AIEgen分子。AIE现象有效的克服了许多有机荧光分子在溶液或者分散状态下发光,但在聚集状态下发光减弱或者不发光(ACQ)的科学难题,在光电材料及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了极其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对AIE现象及应用的研究,在2015年被Thomson Reuters评为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第二大顶级研究前沿(2013年被评为第三大顶级研究前沿)。该课题组在进行AIE研究的过程中,首次将四苯乙烯AIEgen分子制备成一系列大环和笼等环状化合物。由于环状化合物比开链化合物刚性更强,按照AIE分子内运动受限(RIM)机理,环状化合物将具有更强的荧光发射强度;环状化合物本身具有洞穴,通过洞穴大小和形状对客体分子的限制,可以显著提高AIEgen分子作为传感器的选择性。对一系列环状AIEgen分子的研究表明,它们在AIE现象增强、分析检测中灵敏度和选择性提高、客体分子调节荧光发射、超分子催化、AIE机理揭示和证明、四苯乙烯螺旋手性应用、分子储存、分离和释放等方面比开链AIEgen分子具有更大优势。相关研究工作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Sci.,Chem. Commun.,J. Mater. Chem. C., Org. Lett.,Chem. Eur. J. 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近20篇。由于这些连续突出的研究成果,受邀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上对AIEgen四苯乙烯大环和笼进行深度综述,论文中主要内容是该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论文第一作者为2016年从该课题组毕业的冯海涛博士,共同作者为课题组2017级袁迎雪博士生、2018年毕业的熊加斌博士;第一单位通讯作者为化学与化工学院郑炎松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为AIE现象发现人、2017年AIE研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唐本忠院士,我校为第一作者单位。


  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香港研究资助局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dx.doi.org/10.1039/C8CS00444G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20 15:21 , Processed in 0.084638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