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复旦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孔继烈

[复制链接]

586

主题

589

帖子

6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5 12:52: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孔继烈, 1964年生,1983-1993年分别获复旦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1996-1998年分别在美国肯塔基州路易威尔大学和康州州立大学做博士后。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PI,教育部创新科学仪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在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荧光检测仪器研制等领域取得有影响的成果,先后主持基金委重点/面上项目、“973”子课题、“863”项目等。已在包括J.Am.Chem.Soc.,Angew.Chem. Int. Ed. Anal.Chem. ACS Nano等知名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330余篇,被同行引用12500余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任《Am. J. Anal.Chem.》、《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仪器》、《电化学》等刊物编委,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委员。


孔继烈,分析化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jlkong@fudan.edu.cn
电话:86-21- 65642138
传真:86-21- 65641740
课题组主页:http://www.chemistry.fudan.edu.cn/kjlktz/list.psp
研究兴趣
微纳生化分析、微分析仪器、疾病分子诊断新方法新技术。
获奖情况
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9年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学习工作经历
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 复旦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 复旦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 复旦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1993年8月至1995年5月 复旦大学化学系工作,讲师
1995年6月至1996年3月 复旦大学化学系工作,副教授
1996年3月至1997年3月 美国肯塔基州路易威尔大学,博士后
1997年3月至1998年3月 美国康乃迪克州州立大学,博士后
1998年3月至1999年5月 复旦大学化学系工作,副教授
1999年5月至现在           复旦大学化学系工作,教授
2001年5月至现在           复旦大学化学系工作,博士生导师
2006年1月至现在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PI

授课情况
曾先后担任《分析化学》、《高等仪器分析》、《生物电分析化学》、《科学仪器方法学》《现代化学专题》的授课教师。
代表性论文或专著
1. MRI-visualized, dual-targeting, combined tumor therapy using magnetic
graphene-based mesoporous silica. Wang Y,Huang RQ,Liang GH,Zhang ZY,Zhang P,Yu SN, Kong JL*,Small, 2014,10, 109-116.
2. Visual and Highly Sensitive Detection of Cancer Cells by a Colorimetric Aptasensor Based on Cell-Triggered Cyclic Enzymatic Signal Amplification. Zhang XX,Xiao KY,Cheng LW,Chen H,Liu BH,Zhang S*,Kong JL*, Anal. Chem. , 2014, 86, 5567-5572.
3. Paper-based microfluidics with high resolution, cut on a glass fiber membrane for bioassays.
Fang XE, Wei SS, Kong JL*, Lab Chip, 2014, 14, 911
4. A real-time microfluidic multiplex electrochemical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chip for differentiating bacteria. Luo J, Fang XE, Ye DX, Li HX,Chen H, Zhang S, Kong JL*,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4,60,84-91.
5. One-step synthesis of water-dispersible silicon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use in fluorescence lifetime imaging of living cells. Wang, J, Ye, DX, Liang, GH, Chang, J, Kong, JL* Chen, JY*
J. Mater. Chem. B, 2014, 2, 4338-4345.
6. Biodegradable ZnO@polymer CoreShell Nanocarriers: pH-Triggered Release of Doxorubicin In Vitro. Zhang ZY, Xu YD, Ma YY, Qiu LL, Wang Y, Kong JL*, Xiong HM*.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3, 52, 4127-4131,
7. One-pot synthesis of Gd3+-functionalized gold nanoclusters for dual model (fluorescence/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Liang GH, Ye DX, Zhang XX, Dong F, Chen H, Zhang S, Li JQ, Shen XR, Kong JL*, J. Mater. Chem. B, 2013, 1, 3545-3552.
8. A novel exonuclease III aided amplification method for sensitive nucleic acid detection based on single walled carbon nanotube induced quenching. Chen. H, Wang JQ, Liang GH, Zhang P, Kong JL*. Chem. Commun.,2012, 48, 269-271.
9. Predicting Viruses Accurately by a Multiplex Microfluidic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Chip. Fang, XE, Chen H, Yu SN, Jiang XY*, Kong, JL*. Anal. Chem. , 2011, 83, 690-695,
10. Tracking the Endocytic Pathway of Recombinant Protein Toxin Delivered by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Wang, MY, Yu SN, Wang C, Kong, JL*. ACS Nano, 2010, 4, 6483-6490.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5

帖子

2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9
沙发
发表于 2019-3-22 08:5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板凳
发表于 2019-6-15 08:52:33 | 只看该作者
报告主题:微流控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
报告人:孔继烈 教授 复旦大学
邀请人:王家海 教授
主持人:王家海 教授
时间:2019年6月11日(星期二)上午10:00-12:00
地点: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生化实验楼113室


报告人简介:  
孔继烈, 1964年生,1983-1993年分别获复旦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1996-1998年分别在美国肯塔基州路易威尔大学和康州州立大学做博士后。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PI,教育部创新科学仪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在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荧光检测仪器研制等领域取得有影响的成果,先后主持基金委重点/面上项目、“973”子课题、“863”项目等。已在包括J.Am.Chem.Soc.,Angew.Chem. Int. Ed. Anal.Chem. ACS Nano等知名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330余篇,被同行引用12500余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任《Am. J. Anal.Chem.》、《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仪器》、《电化学》等刊物编委,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委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2 14:28 , Processed in 0.11449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