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王兵

[复制链接]

42

主题

45

帖子

4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6 19:05: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兵,男,1964 年 10 月生,博士,教授。1987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7 年天津工业大学化学纤维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 年天津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2005 年在南开大学吸附分离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2004-2005 年在英国 University ofDurham 生物化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主要科研工作经历及学术成果:
主要从事膜材料及膜分离过程研究工作。针对医药、绿色化学与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特殊分离需要,进行分子结构设计,通过高分子聚合物反应,研制出具有特殊分离性能的功能膜材料;通过分子结构设计、高分子合成动力学研究与聚合过程控制,开发出具有较理想分子结构与分子量分布的,具有耐污染、高渗透选择性、良好物化性能的膜材料。近年来,主持完成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 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1 项,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1 项,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 2 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1 项;企业委托研发项目 5 项,到位研发经费 320 万元;在 SCI、EI 检索源期刊等高水平
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 60 余篇。
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以高分子化学与材料学理论为指导,在全面理解膜的成形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医药、绿色化学与环境工程具体应用过程的特殊分离需要,研究具有特殊分离性能的膜材料;研究材料聚集态结构、相区结构对膜孔结构的影响;通过膜表面及界面研究,研究膜的结构特点,探索膜的选择分离机理与材料结构的关系。通过改性与功能化,在材料化学物理角度探索显著提高膜分离性能的方法。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2

帖子

2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6
沙发
发表于 2019-2-26 08:56:39 | 只看该作者
Small Methods:基于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单原子催化研究进展综述



电催化能源转化和存储技术的创新发展对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和开发性能优异的电催化剂是实现新能源转化利用和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关键。近年来,单原子电催化剂由于其最大化的原子利用率、高效的催化活性使其成为电催化领域倍受关注的新兴研究方向之一。然而,单原子具有极高的比表面能,容易发生原子的迁移和团聚,使得其在合成和应用上存在极大的挑战。设计合成高效且稳定的单原子电催化剂的基本原则是要求单原子与载体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一方面,能够有效地避免单原子的迁移团聚,进而稳定单原子;另一方面,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改善单原子的电子结构及其周围的配位环境,从而实现高效的单原子催化。

近日,天津大学张兵课题组在Small Methods上发表了题为“Insights into SingleAtom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s in Electr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的单原子催化综述文章。该文章以单原子与载体间的强相互作用为主线,系统总结了单原子的重要研究进展。首先,作者介绍了稳定单原子常用的载体类型和多种可控合成策略,讨论了单原子—载体相互作用在合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每种合成策略的优劣之处。其次,为了从原子级水平上准确地认识单原子催化剂,作者对当前所采用的先进表征技术手段进行了概述。随后,作者以电解水应用为例,从单原子在催化过程中所扮演的两个不同角色(作为催化活性位点和助催化剂)出发总结了其应用优势,并讨论了单原子—载体相互作用在提高电催化性能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作者对单原子催化进行了总结,并分别从单原子催化剂的可控制备与性能提升、催化剂活性位点识别、单原子构效关系等方面对单原子催化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前景做出了展望。

该综述文章“Insights into Single‐Atom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s in Electr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在线发表在Small Methods (DOI: 10.1002/smtd.201800481)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18 06:21 , Processed in 0.089490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