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刘安华

[复制链接]

275

主题

275

帖子

28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16:59: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姓名:刘安华
职称:副教授
电话:0592-2181898
传真:0592-2181868
邮箱:ahliu@xmu.edu.cn
个人简历
2002.9-2007.7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
1998.9-2002.7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学士


研究领域
(1)沥青基碳纤维
(2)陶瓷纤维;
(3)陶瓷基复合材料;
(4)石墨烯的制备等。


主要科研成果
主持的基金项目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利用液晶相分离调控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2011年1月-2013年12月;项目编号:51002127;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创新项目: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截面结构形成机理探索;2009年5月-2012年4月;项目编号:2009J05134
主要代表学术论著与论文
1.  Anhua Liu, Junge Zhi, Jiaxi Cui, Xinhua Wan, Qifeng Zhou, “Explore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Mesogen-jacketed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 through Radom Copolymerization (+)-2,5-bis[4’-((S)-2-methbutyloxy)phenyl]styrene with Styrene”, Macromolecules, 2007, 40, 8233-8243.
2.  Yanbo Yao, Jianming Chen, Ling Liu, Yanming Dong, Anhua Liu*. Tailoring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mesophase pitch-based carbon fibers based on isotropic/mesophase incompatible blend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12, 47, 5509-16.
3.  Yanbo Yao, Jianming Chen, Ling Liu, Yanming Dong, Anhua Liu*, Mesophase pitch-based carbon fiber spinning through a filter assembly and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mechanism,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13, DOI: 10.1007/s10853-013-7692-z.
4.  Anhua Liu, QiMing Sun, JiaXi Cui, Jia Zheng, WenJian Liu, XinHua Wan, Tuning Mesomorphic Properties and Handedness of Chiral Calamitic Liquid Crystals by Minimal Modification of the Effective Core, Chirality, 2011, 23:E74–E83.
5.  Anhua Liu, Zhiyuan Zhao, Rong Wang, Jie Zhang and Xinhua Wan, Long range chirality transfer in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vinylterphenyl monomers bearing chiral alkoxy groups,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 2013, 51, 3674–3687。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88

帖子

12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0
沙发
发表于 2020-12-14 15:38:00 | 只看该作者
下游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提高了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上限的要求,带动了锂离子电池活性电极材料研发的热潮。集多种优势于一身的硅负极材料被视为取代石墨负极的最佳选择。但是硅负极的应用前景依然受困于剧烈的体积膨胀和固有锂离子/电子传输能力差等因素。基于目前的研究,对其性能的改良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包覆和纳米化。包覆壳层能够有效地隔绝硅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避免副反应的进行和不稳定电解质界面膜的形成。采用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优的包覆层或框架材料能进一步提高复合阳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双电荷传输能力,极大程度上缩减了锂离子扩散距离,确保可逆反应的顺利进行和倍率性能的提升。同时硅粒子尺寸的缩减也可以缓解因体积膨胀产生的应力。尽管两种方案能够解决硅负极的大部分问题,同时也引入了新的问题:硅与包覆材料之间的接触工程(contact engineering)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包覆结构的不同势必会构建出不同的核壳接触模式。由于在内部的硅核作为主要储锂场所,锂离子必须依靠核壳间的接触区域向硅核扩散,因此核壳间的接触工程直接决定着双电荷在复合材料内部的扩散能力,从而影响其电化学性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倍率性能。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刘安华课题组综述了核壳间的接触工程对硅负极的影响规律, 相关结果发表在Nano Select(Doi: 10.1002/nano.202000174)上。在文中,作者根据核壳间接触模式将接触工程分为三种:面对面(F2F),线对线(L2L)和点对点(P2P)接触。F2F通常存在于核壳结构中。这种直接和紧密的面对面接触为锂离子和电子提供了丰富的核-壳扩散位点,同时具有扩散路径短的优点。并根据不同的结构特点细分为全面接触和部分面接触两种。L2L结构仅限于一维硅为核的一维中空复合结构。双组分和空隙设计的需要使核与壳之间的接触区域仅为一条线,而离子和电子则以该线作为传输点从外部传递到硅核。此外,一维材料具有柔韧性和可折叠性,可用于制备自支撑电极。P2P仅存在于0维 Si 和 0维涂层的蛋黄壳结构中,这也是由零维材料的几何形状引起的。在P2P结构中,锂离子和电子只能从有限的接触点扩散到硅核,这极大地影响了电化学反应的速度。幸运的是,通过对空腔内部结构的调控可以减小该缺陷的影响,比如文中提到的多点接触和桥连点接触模式。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制备工艺到材料微结构都是需要考虑的方面。对各种因素的全面理解可以更好地为硅阳极甚至是电池性能的优化提供思路。接触工程可以丰富这部分的理论。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才能期望设计和制备出综合性能更优的硅阳极。探索每一种影响因素并加以改良与克服,是提高硅负极电化学性能,推动产业化的必经之路。相信接触工程的提出和总结能够为硅负极更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口。相关论文“The influence of contact engineering on silicon‐based anode for li‐ion batteries”在线发表在Nano Select(Doi: 10.1002/nano.202000174)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5 18:02 , Processed in 0.084250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