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勇军

[复制链接]

120

主题

142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5 08:50: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勇军,男,汉族,1975年5月生,四川遂宁人。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1998年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1年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6-2008年,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化学系作博士后;2008年9月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近十年来一直从事碳基π电子体系的超分子自组装与功能调控,致力于石墨炔的合成与功能化、石墨炔基复合材料在催化有机化学反应方面的应用研究。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Chem. Rev., Chem. Soc. Rev.,Acc. Chem. Res.,Adv. Mater., 等杂志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所有论文近五年被他引3000余次。200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201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四),2013年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201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


姓 名:李勇军       
性 别:
职 称:研究员       
学 历:博士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100190       

简历:
1994.9-1998.6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 学士
1998.9-2001.6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 硕士
2003.9-2006.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博士
2006.7-2008.8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化学系 博士后
2008.9-至今 中科院化学所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功能分子设计、合成及其自组装

获奖及荣誉:
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25

帖子

1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1
沙发
发表于 2020-3-8 19:21:3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李勇军研究员和李玉良院士等人联合报道了一种两步合成的策略,开始是逐步分子间聚合,然后进行乙炔基分子内的偶联反应。如图所示的逆合成分析,首先在单体中心部分保证乙炔基的聚合1D增长,其次通过液/液界面组装确保有组织的相邻侧链上乙炔基的分子内偶联,以及外边缘上的大体积基团(如3,5-二叔丁基苄基)起到空间位阻的作用,以进一步降低分子间的偶联。通过该策略制备首例化学合成的GDYNRs,其由菱形单元组成,以苯为顶点,丁二炔为边,确定的宽度约为4 nm,长度为数百nm。此外,作者还研究了GDYNRs的自组装并将其用于锂金属电池(LIBs)中锂电极的保护涂层,以有效的抑制锂枝晶在循环过程中的生长,并延长了锂金属电池的使用寿命。

全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xilesou.top/doi/abs/10.1002/ange.201916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7 00:56 , Processed in 0.088542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