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实验室李韦伟

[复制链接]

66

主题

69

帖子

8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4 09:5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韦伟研究员
2001.09 - 2005.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
2005.09 - 2010.0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
2009.04 - 2009.10 瑞典,林雪平大学,联合培养
2010.10 - 2011.09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博士后
2011.10 - 2014.09 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博士后
2014.10 - 今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015.05 入选中组部"青年##计划"
      课题组成立于2014年10月,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课题组致力于有机共轭材料与有机光电器件(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在有机共轭材料方面,以酰胺类共轭材料为研究重点,从优化合成方法、拓宽吸收光谱、提高载流子迁移率以及优化微观形貌等方面进行化学结构的设计与细微调控,进而理解化学结构与器件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有机光电器件方面,着重于叠层与多层器件的研究,提高对太阳光谱的利用。通过材料与器件两方面的研究,最终实现高性能的有机光电器件。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1

帖子

2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7
沙发
发表于 2019-2-3 09:01:40 | 只看该作者

李韦伟研究员系统评述:给体/受体双缆型共轭聚合物材料及其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质轻、柔性、可溶液加工及易于大面积化制备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大量有机共轭材料的开发和器件工艺的发展,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逐步提升。目前基于给体、受体材料共混的本体异质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PCE)已超过15%。然而该类器件中给体与受体以物理共混的方式组成吸光层所带来的光、热稳定性等问题是限制其大面积制备及工业化应用的主要因素。
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吸光层为单一组分,溶液成膜过程仅含一种共轭材料,且不存在给体/受体各自过度聚集的问题,为简化器件制备工艺、提升器件稳定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单组分材料的微观结构相对简单,为研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供了新契机。然而,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非常滞后,很少被研究者关注,性能也远低于本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究其原因在于单组分共轭材料种类少,分子内给/受体的相分离调控难度大。因此,发展新型单组分共轭材料及其相分离调控方法是提升单组分器件性能的关键。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韦伟研究员在《高分子学报》2019年第3期“高分子青年学者”专辑发表的专论中系统评述了给体/受体双缆型共轭聚合物材料及其在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给体/受体型共轭聚合物是一类含给体主链与受体侧链的共轭聚合物,通过分子内相分离形成异质结,从而作为单一吸光层应用于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双缆共轭聚合物及其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均处于初级阶段,光电转换效率远低于本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该专论首先介绍了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根据分子内是否含有异质结,将单组分材料划分成两大类;进而系统评述了含异质结的单组分共轭材料,包括小分子、嵌段共轭聚合物和双缆型共轭聚合物;随后,文章重点介绍了该课题组关于双缆型共轭聚合物及其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的进展,包括双缆共轭聚合物的结构设计、合成方法、相分离调控及其单组分太阳能电池性能等方;最后,专论讨论了双缆共轭聚合物结构设计的基本策略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提升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提出展望。

论文链接:
http://www.gfzxb.org/fileGFZXB/journal/article/gfzxb/newcreate/gfzxb20180212liweiwei.pd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8 23:53 , Processed in 0.09299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