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魏刚

[复制链接]

206

主题

232

帖子

3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17:32: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魏刚,博士,洪堡学者、卡尔蔡司学者、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007年3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德国耶拿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德国不莱梅大学-制造工程系-杂化材料与界面小组工作,任课题组长。自2018年2月起,客聘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2019年10月,全职加入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特聘教授二层次,硕士生导师。现为“多肽纳米化学与生物化工团队”负责人。
已在Chem Soc Rev, Prog Polym Sci, ACS Nano, Adv Funct Mater, Nanoscale Horizons, J Mater Chem A, Chem Eng J, Environ Sci Nano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学术论文13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章80余篇)。发表文章被引用5000余次,H-系数44。出版英文专著2部,参与英文章节2章、中文章节1章。现为SCI杂志J. Nanobiotechnology (中科院2区, IF 6.518)副主编,Sensors, Biosensors, Applied Science, AIMS Biophys编委,以及Nanomaterials杂志客座编辑。德国科学基金(DFG)、卡塔尔大学内部科学基金、以色列科学基金、波兰国家科学基金(NCN)以及德国洪堡基金会评审人。为Chem Soc Rev, Prog Polym Sci, Acc Chem Res,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ACS Nano,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JOULE等100余种化学、材料类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以课题负责人身份获得德国科学基金1项(2015-2018)及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2019-2022)。近年来指导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10余人。


二、主要研究方向
蛋白质/多肽分子自组装
仿生纳米材料合成及应用
生物纳米材料与生物医学工程


三、主要科研成果
1. X. Y. Zhang, C. C. Gong, Z. Q. Su, A. G. Wu, G. Wei*.The design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of self-assembled two-dimensional organic biomaterials.Chem. Soc. Rev., 2019, 48, 5564-5595.
2. C. C. Gong, S. W. Sun, Y. J. Zhang, L. Sun, Z. Q. Su*, A. G. Wu*,G. Wei*. Hierarchical nanomaterials via biomolecular self-assembly and bioinspiration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Nanoscale, 2019, 11, 4147-4182.(高被引论文)
3. K. Li, Z. Zhang, D. Li, W. Zhang, X. Yu, W. Liu, C. Gong,G. Wei*, Z. Su*,Biomimetic ultralight, highly porous, shape-adjustable, and biocompatible 3D graphene minerals via incorporation of self-assembled peptide nanosheets.Adv. Funct. Mater., 2018, 28, 1801056.
4. W. Zhang, X. Yu, Y. Li, Z. Su, K. D. Jandt, andG. Wei*. Protein-mimetic peptide nanofibers: motif design, self-assembly synthesis, and sequence-specific biomedical applications.Prog. Polym. Sci., 2018, 80, 94-124.
5. G. Wei, Z. Su, N. P. Reynolds, P. Arosio, I. Hamley, E. Gazit, and R. Mezzenga. Self-assembling peptide and protein amyloids: from structure to tailored function in nanotechnology. Chem. Soc. Rev., 2017, 46, 4661-4708. (高被引论文)
6. Y. Li, P. Zhang, Z. Ouyang, M. Zhang, Z. Lin, J. Li, Z. Su* andG. Wei*. Nanoscale Graphene Doped with Highly Dispersed Silver Nanoparticles: Quick Synthesis, Facile Fabrication of 3D Membrane-Modified Electrode, and Super Performance for Electrochemical Sensing.Adv. Funct. Mater., 2016, 26, 2122-2134.
7. Z. Su, H. Shen, H. Wang, J. Wang, J. Li, G. U. Nienhaus, L. Shang,* andG. Wei.* Motif-designed peptide nanofibers decorated with graphene quantum dots for simultaneous targeting and imaging of tumor cells.Adv. Funct. Mater., 2015,25, 5472-5478.


四、主持的科研项目
1) 二维光热转换纳米载体的仿生合成及双模式一体化诊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9万
2) 多肽仿生材料的功能化设计、合成机理及应用研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项目,100万
3) 青岛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费。100万


五、荣获的荣誉称号:
洪堡学者(2007)
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020-2024)


联系方式:
邮箱:weigroup@qdu.edu.cn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232

帖子

3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17:33:28 | 只看该作者
2016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毕业生周鑫枭在国际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综述论文Production, structural design, functional control, and broad applications of carbon nanofiber-based nanomaterials: A comprehensive review(2020,126189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0.126189),指导教师和通讯作者为化工系魏刚教授。
碳纳米纤维(CNFs)具有独特的结构、功能和特性,在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储能、环境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该论文介绍各种基于CNF的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CNF的合成方法及各种合成的CNF纳米结构。此外,讨论了通过与其他纳米结构单元(如纳米粒子、量子点、碳材料、生物分子等)相结合对CNF材料进行结构和功能的调控方法。最后,介绍了基于CNF的功能纳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环境吸附剂、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组织工程、抗菌材料、电磁干扰屏蔽及形状记忆材料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该工作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CNF制备、功能化和应用的重要信息,而且有助于为基于CNF的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该论文以本科毕业论文为基础,通过进一步的修饰、加工而成。基于毕业论文的另一篇稿件Carbon nanofiber-based three-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也已向Materials Advances投稿。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为SCI收录的国际权威期刊,目前影响因子为10.652,为中科院分区工程技术大类一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6 04:37 , Processed in 0.085998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