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6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何春年

[复制链接]

227

主题

236

帖子

25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6 18:50: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何春年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研究领域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强韧化机制研究。天津市首批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何春年 教授
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
电话: 无
Email: cnhe08@tju.edu.cn
研究所: 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

个人简历
教育背景:
2003.9-2008.3:天津大学  材料学院 金属材料系 工学博士
1999.9-2003.7:天津大学  材料学院 金属材料系 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4.6-至今:天津大学材料学院   研究员
2011.7-2014.6:天津大学材料学院  副教授
2008.4-2011.7:军事医学科学院    助理研究员
2008.4-2011.7: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通站   博士后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1、原位生长碳纳米相(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界面
2、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强韧化机制
3、金属-碳界面热/动力学
4、纳米增强相在金属熔体中的分布与界面调控

主要讲授课程:
粉末冶金,复合材料、固态相变、材料进展前沿。

承担项目
主要承担项目: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2015.01-2017.12
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天津市青年拔尖人才支持项目(负责人),2015.01-2017.12
碳纳米相三维网络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界面结构,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排名第二),2016.01-2020.12.

标志性成果
主要学术成就、获奖及荣誉:
2014年国家优青
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4年天津市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2014年北洋青年学者计划
2013年天津大学十佳杰出青年(教工)
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1年天津市第十一届青年科技奖
2011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博士期间曾获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特等奖等荣誉

发表文章、专利、专著(代表作):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SCI他引200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300余次,4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5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1]Chunnian He*, Naiqin Zhao*, Chunsheng Shi, Enzuo Liu, Jiajun Li. Fabrication of Nanocarbon Composites Using In Situ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2015, 27: 5422–5431
[2]C.N. He, N.Q. Zhao*, C.S. Shi, X.W. Du, J.J. Li, H.P. Li, Q.R. Cui. An Approach to Obtaining Homogeneously Dispersed Carbon Nanotubes in Al Powders for Preparing Reinforced Al-Matrix Composites. Advanced Materials, 2007, 19 (8): 1128-1132
[3]Jian Qin, Chunnian He *, Naiqin Zhao*, Zhiyuan Wang, Chunsheng Shi, En-Zuo Liu, Jiajun Li. Graphene Networks Anchored with Sn@Graphene as Lithium Ion Battery Anode. ACS Nano, 2014, 8 (2): 1728–1738
[4]Chunnian He, Shan Wu, Naiqin Zhao*, Chunsheng Shi, Enzuo Liu, and Jiajun Li. Carbon-Encapsulated Fe3O4 Nanoparticles as a High-Rate Lithium 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 ACS Nano, 2013, 7 (5): 4459–4469
[5]Jingwen Zhou, Jian Qin, Xiang Zhang, Chunsheng Shi, Enzuo Liu, Jiajun Li, Naiqin Zhao*, Chunnian He*. 2D Space-Confined Synthesis of Few-Layer MoS2 Anchored on Carbon Nanosheet for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 ACS Nano, 2015, 9 (4): 3837–384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77

帖子

8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1
沙发
发表于 2018-6-1 06:05:08 | 只看该作者
日前,教育部印发《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名单》,天津大学共有7人入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何春年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76

帖子

2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1
板凳
发表于 2020-6-8 16:18:40 | 只看该作者
天津大学何春年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粉末冶金制备三维类石墨烯网络-铜(3D-GLNN/Cu)复合材料。主要结合了在球状铜粉表面采用常压快速加热处理(RTA)生长类石墨烯纳米片(GLNs)并通过在后续反应热压烧结过程中GLNs在热应力的作用下相互焊接成为连续的三维网络结构,进一步采用热轧实现更高程度的块体致密化。本文从实验和分子动力学理论计算方面(与华中科技大学朱福龙教授合作)都证实了连续网络结构较二维弥散分布石墨烯具有更高的界面剪切应力,从而提高载荷转移强化机制和增强效率;与基体形成的双相连续网络结构降低了界面处的电子散射并于基体内部成功构筑电子连续传输通道。结果显示,3D-GLNN/Cu 展示出优异的力学、导电和导热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此外,这种便捷和易放大的制备方法不受熔体相关制备方法的条件制约,为二维结构单元组装成三维网络结构及其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提供了全新途径。该成果以题为“A powder-metallurgy-based strategy toward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like network for reinforcing copper matrix composites”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3 18:58 , Processed in 0.142915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