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黄岭

[复制链接]

73

主题

95

帖子

10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0 16:0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岭 ,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特聘教授。
   联系方式
   办公地点:南京市新模范马路5号 南京工业大学丁家桥校区
   电话:+86-25-83587980
   Email:iamlhuang@njtech.edu.cn
   
  个人简历
   黄岭教授于2001年在南京大学取得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即开始在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加利福尼亚大学 伯克利分校),Gabor A. Somorjai 教授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一年后前往弗罗里达州立大学 Seunghun Hong 教授(现在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outh Korea)实验室继续从事纳米蘸笔刻蚀法(Dip-Pen Nanolithography)的研究,并开始了纳米领域的研究,期间发明了对单跟碳纳米管的大面积组装技术,成果发表在 Nature 上。2年后在美国Northwestern University (西北大学) Chad A. Mirkin教授实验室继续从事纳米刻蚀与纳米器件的构筑,以及对各种纳米材料及生物分子的可控组装的研究。2008-2009年在 Corning Incorporated,USA(康宁公司)研发总部从事细胞的可控排列与组装的研究,任职高级研究员(Senior Research Scientist)。2009 年4月至今开始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系任职副教授。
   
   研究方向
   黄岭教授的研究领域集中于以下四个方向:1)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及应用;2)新型光催化剂用于水及环境污染的高效处理;3)纳米医药应用于光动力治疗以及生物成像;4)基于纳米蘸笔法(Dip-Pen Nanolithography, DPN)及其他刻蚀技术的纳米材料以及生物分子的大面积可控排列与组装。
  
主要学术成绩
   黄教授已在Nature, Science,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Small 等国际顶级刊物发表SCI研究论文40余篇,国际专利5篇。长期担任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CS Nano, Adv. Mater., Small, Chem. Comm., J. Mater. Chem.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现在是SCI期刊 Reviews in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的副主编。
   
   代表性著作
   【1】Teng, X.; Wei, W.; Wang, S.; Huang, L.* “Lanthanide-Doped NaScF4 Nanoparticles: Synthesis, Multicolor Tuning, and Crystal Structure Revolution”, J. Am. Chem. Soc. 2012, 134, 8340-8343.   
   【2】Wei W.; He, T.; Teng, X.; Ma, L.; Zhang, H.; Ma, J.; Yang, Y.; Chen, H.; Han, Y.; Sun, H.; Huang, L.* “A Novel Nanocomposite of Graphene Oxide and Upconversion Rare Earth Nanocrystals with Superior Optical Limiting”, Small, 2012, 8, 2271-2276.   
   【3】Huang, L.; Braunschweig, A. B.; Shim, W.; Qin, L.; Mirkin, C. A “Max Assisted Dip-Pen Nanolithography and Polymer Pen Lithography”, Small 2010, 6, 1077-1081.   
   【4】Qin, L.; Park, S.; Huang, L.; Mirkin, C. A. “On-Wire Lithography”, Science 2005, 309, 113-115.   
   【5】Rao, S. G.; Huang, L.; Setywan, W.; Hong, S. “Large-Scale Assembly of Carbon Nanotubes”, Nature 2003, 425, 36-37.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83

帖子

12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1
沙发
发表于 2018-8-28 08:58:56 | 只看该作者
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Sc2(MO4)3 (M= Cr,Mo,W)纳米材料的负热膨胀与光电性质研究
批准号        21871137        学科分类        ( B010103 )
负责人        黄岭        职称                单位名称        南京工业大学
资助金额        66万元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起止年月        2019年01月01日 至 2022年12月3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3

帖子

2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
板凳
发表于 2018-11-9 09:06:51 | 只看该作者
报告: 黄岭 教授  
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
时间:2018年11月13日(周二) 上午10:00—11:00
地点:北京大学化学学院A区717报告厅.


报告摘要:
钪基纳米发光材料
稀土元素钪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一个非常特殊位置,即它既坐落于稀土族元素的最顶端,又位于过渡金属的最开始。化学研究表明钪和铝还具有非常相似的化学性质。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钪的一些比较特殊的物理与化学性质。钪基稀土纳米材料也因此而逐渐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六方相 NaScF4:Yb/Er 纳米颗粒是一个很好的红色上转换发光基质,而传统的钇及其他镧系元素的纳米颗粒则给出强的绿色上转换发光。在首次报道了此现象后,我们课题组又对其他稀土掺杂的钪基纳米发光材料的发光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钪基纳米发光材料有了一些新的认识。1-5 同时也将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我们在发光领域的其他最新进展。6,7


参考文献:
Teng, X.; Zhu, Y.; Wei, W.; Wang, S.; Huang, J.; Naccache, R.; Hu, W.; Tok, A. I. Y.; Han, Y.; Zhang, Q.; Fan, Q.; Huang, W.; Capobianco, J. A.; Huang, L.*, J. Am. Chem. Soc. 2012, 134, 8340-8343.
Wang, X.; Chang, H.; Pei, W.; Zhao, B.; Liu, B.; Xu, S.; Ren, N.; Huang, L.*; Huang, W.*, Coord. Chem. Rev. 2014, 273-274, 201-212.
Zhao, B.; Xie, X.; Xu, S.; Pan, Y.; Yang, B.; Guo, S.; Wei, T.; Su, H.; Wang, H.; Chen, X.; Dravid, V. P.; Huang, L.*; Huang, W.*, Adv. Mater. 2016, 28, 6665-6671.
Zhang, K.; Xie, X.; Li, H.; Gao, J.; Nie, L.; Pan, Y.; Xie, J.; Tian, D.; Liu, W.; Fan, Q.; Su, H.; Huang, L.*; Huang, W., Adv. Mater. 2017, 29, 1701804.
Pan, Y.; Xie, X.; Huang, Q.; Gao C.; Wang, Y.; Wang, L.; Yang, B.; Su, H.*; Huang, L.*; Huang, W.*, Adv. Mater. 2018, 30, 1705256.
Lv., J.; Hou, K.; Ding, D.; Wang, D.; Han, B.; Gao, X.; Zhao, M.; Shi, L.; Guo, J.; Zheng, Y.; Zhang, X.; Lu, C.; Huang, L.*; Huang, W.; Tang, Z.*, 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5137-5142.
Tian, D.; Li, F.; Ma, H.; Chen, R.; Shen, Z.*; Liu, Z.*; Huang, L.*; Huang, W., Nat. Commun., 2018, 9, 268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4 11:06 , Processed in 0.086360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