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

[复制链接]

78

主题

95

帖子

11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12 21:2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拟接收调剂专业
无机化学(070301)、有机化学(070303)、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材料学(080502)、材料工程(085204)。


2调剂要求
优秀生源调剂要求:本科毕业于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且报考上述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及中科院的优秀考生;
分数要求:笔试成绩高于330分(含) 。
注意:拟调剂专业必须与报考专业同属一个一级学科,且统考科目相同(报考专业代码与拟调剂专业代码前四位一致)。
注:仅供参考,具体要求以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最终公布的2018年调剂文件为准


3调剂办法及材料填写
1、拟调剂考生请填写《2018-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表》,见调剂QQ群文件;
2、考生原报考单位出具的成绩单原件的扫描件一份;如不方便获得,请提供成绩查询网站全屏截图。应届本科毕业考生须提交本人就读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大学本科成绩证明(成绩单需包含本科阶段1-7学期成绩并加盖教务处公章,我校仅接收全日制四年制本科生);往届考生须提供本人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请将上述材料的电子版或扫描件压缩打包后以附件形式发送至tjj2014@snnu.edu.cn
注意:邮件主题、申请表名称、成绩单名称格式均为:拟调剂专业+本科毕业高校名称+考生姓名,不符上述要求的邮件不予接收。


4注意事项
1、国家线尚未公布,我校2018招生复试政策、复试内容、复试日程安排等暂未确定,请调剂考生先行入群并准备调剂材料,并时刻关注我院网站及调剂QQ群后续通知。
2、调剂考生接到复试通知前无需在国家调剂网上登记相关信息,复试通过后我院将协助考生统一完成网络调剂程序。
3、符合我院调剂要求的考生必须加入我院调剂QQ群(648741302),申请书、接收复试信息由学院电子邮件通知。咨询通过QQ群联系;此QQ仅接受符合我院调剂要求考生,请申请入群时说明本科学校名称及一志愿报考专业名称,否则不予通过。


5学院简介
在学校建设“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和加强“工科及应用学科发展”的思想指导下,结合学校学科发展规划,2001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基础上,成立了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促进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两个学科迅速发展。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已经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了有效支撑科研与教学的硬件环境。基于材料科学与技术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2011年成立了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起点开局、高标准要求、高水平运作、高速度发展”的研究型学院建设目标,将极大推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目前,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和材料化学本科专业。学院建设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大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能源新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能源新技术工程实验室、新能源新材料研究所和何崇本能源新材料及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现有教职工4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6人,教授19人,副教授12人,96%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及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80%以上。学术队伍中包括国家“##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得者2人。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6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3人。以功能材料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为核心,学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传感薄膜材料、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材料、液晶与功能高分子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等特色研究方向。学院拥有实验室面积7000平方米,建立了先进材料制备、组成与结构以及性能表征教学与科研硬件平台。近五年,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及企业横向项目70余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60余件,有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10多项成果获得各级科研奖励;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近五年在Adv.Mater.,Energy Environ.Sci.,Adv.Funct.Mater,J.Mater.Chem.(A/B/C)等SCI源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


新成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秉承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着力营造“宽松、争论、合作”的学术氛围,努力构建“团结、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为科技进步的沃土、优秀人才成长的摇篮。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5 14:29 , Processed in 0.080514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