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测试]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大型仪器平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复制链接]

65

主题

65

帖子

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 10:4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联系人        张先正, 荣磊
邮箱       
电话       
生产厂家        Nikon
型号        Nikon C1 si
购买日期        2016.08.08
主要规格及技术指标
实现常规荧光共聚焦成像和快速光谱成像的完美结合,单次扫描即可获得320nm带宽的光谱图像,波长分辨率可以是2.5, 5,和10nm. 选用10 nm分辨率时, 单次扫描可获得的波长范围高达320nm。 1、简单,灵活的显微镜控制,C1si的系统软件可实现目镜观察和共聚焦拍摄之间的光路切换。 2、透射光拍摄,在拍摄光谱图像和标准共聚焦图像的同时,C1si还可以拍摄包括DIC,明视场,相差在内的透射光图像,以便在组织和细胞中更好的进行荧光标记的定位。 3、FRAP观察,通过macro程序,可以进行FRAP (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光漂白后的荧光恢复) 实验. 激光精确定位到用户指定的任意区域(圆形,矩形,任意多边形,点,线,甚至环形)进行光漂白。其他FRAP技术,包括iFRAP (interval FRAP) 和FLIP (Fluorescence loss in Photobleaching)同样得到支持。 4、对光谱图像进行时间动态记录,实现对对光谱图像进行动态拍摄。拍摄时间序列的模式有:最快模式/固定时间间隔模式/用户自定义拍摄时间表模式) 5、在观察多重荧光染色来定位时,对荧光信号进行光谱拆分,消除串色,包括光谱接近,大范围重叠的荧光信号(比如CFP, RFP, YFP,和 Alexa488),还可以清除掉自发荧光信号。 6、高效率的荧光透过技术 7、高波长分辨率,通过使用精密设计的衍射光栅,可以实现高达2.5nm的光谱分辨率.此外还有5nm 和 10nm分辨率可选。不同的分辨率可以分别用来拆分光谱重叠的探针或同时对4个或更多的探针进行拍摄。 8、采用偏光控制技术的光谱探测器,Nikon的DEES (Diffraction Efficiency Enhancement System衍射效率增强系统) 专利技术可以对偏振光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亮度的最大化。通过调整偏振光方向,衍射光栅的效率得到最优化,从而在从蓝到红的整个可见光范围内提高广谱数据的亮度和线性。 9、采用了新的精确矫正技术,而且光谱分辨率和针孔大小无关,C1si可以精确探测到光谱信号,得到真实颜色,实时观察到真彩色的样本。 10、通过单次激发得到全光谱图像,同时把荧光信号的衰减以及激光对标本的损伤降到最低。把对活细胞和组织的影响降到最低。 11、采用了32 通道PMT,并革新了多重高速数字转换电路和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低压差分信号)高速串行传输技术,创造性地实现了单词扫描得到32通道光谱信息,大大减少了拍摄时间,并实现了实时观察。 12、新开发的DISP (Dual Integration Signal Processing双积分信号处理) 技术提高了电子效率,避免了模/数转换过程中荧光信号的损失。整个曝光期间,荧光信号得到全程记录,有效提高了信噪比。
主要功能及特色
1、细胞生物学:细胞结构、细胞骨架、细胞膜结构、流动性。 2、生物化学:酶、核酸、FISH(荧光原位杂交)、受体分析。 3、药理学:药物对细胞的作用及动力学。 4、生理学:膜受体、离子通道、细胞内离子含量、分布动态。 5、神经生物学:神经细胞结构、神经递质的成分、运输和传递、递质 受体、离子内外流、神经组织结构、细胞分布。 6、遗传学和组胚学:细胞生长、分化、成熟变化、细胞的三维结构、染色体分析、基因表达、基因诊断。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21 14:12 , Processed in 0.126950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