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吴庆生、吴彤领衔的研究团队实现百万次无损超折叠导电材料的突破!

[复制链接]

61

主题

76

帖子

14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6 08: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柔性电子与可穿戴器件已发展成为当今的科技前沿和热点研究领域,而导电材料能否承受大量无损真折叠已成为制约其中诸多方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比如当今热炒的可折叠手机,实际上只是利用了一个旋转轴,根本无法进行任意折叠;一些可穿戴电子设备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反复折叠问题,至今也无法解决;未来人们期待使用的折纸式手机/电脑一体化设备(吴庆生等授权专利ZL201721122410)目前更难以实现。若要解决这些问题,超折叠导电材料无疑是关键的一环。然而,尽管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也有不少导电材料折叠研究的报道,可实际上距离其超折叠性能仍相差甚远,哪怕千次以上的无损真折叠也无法实现。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于导电材料折叠过程中的应力分散原理及其构效关系了解甚少,而且对本征导电材料的不可多折叠性质认识不足。
       鉴于此,我校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庆生教授和吴彤特聘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在通过化学键理论创建本征导电材料不可折原理基础上,应用超材料设计思想和仿生设计思路,使用改进的静电纺丝/梯度碳化技术,首次仿生制备了一种可惊人地承受100万次乃至无限次真折叠而无任何损伤的超折叠导电碳材料(SFCMs),这实际上是一种导电柔性超材料(meta-material)的问世。通过自建的实时SEM折叠系统观察研究以及力学模拟分析,揭示了SFCMs折叠过程中的多级应力分散机制,为其它超折叠材料和器件的设计制造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工作以“A biomimetic conductive super-foldable material”为题发表在Cell姊妹刊《Matter》上:Matter, 2021, DOI:10.1016/j.matt.2021.07.021。
         超材料能够通过人工设计实现自然材料本身所不具有“反常”功能,而家蚕吐丝-做茧-缫丝等一系列过程能够获得具有超折叠能力的熟蚕茧及其自然形成的“ε”折叠结构。这些都为超折叠导电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正确的设计思想与合理的设计路线。
         结构分析表明,SFCMs是一种~200nm直径、微米级长度、~3.8纳米孔径、~445 m2g−1比表面积、含有少量N和O、部分石墨化、节点无黏连、层间可分离的八面玲珑网络构造。
         用自制的计数折叠机进行自动折叠和导电率跟踪、通过自装的SEM实时折叠观察系统进行微观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折叠的进行,首先出现层间的波浪式突起,以分散与平面垂直方向的应力;然后褶缝左右通过压缩层间距而形成两个分散弧和一个中间内突岛,以分散弯折弧度缩小产生的应力,同时让每根纳米纤维都免受直接的180o蹂躏;在整个折叠过程中,弯折弧顶部与两个分散弧对应处的纳米纤维产生局部滑移,形成两条稀疏的沟槽,以分散折缝处层内的应力。于是,随着折叠的进行,一个包含突起的层、滑移的槽、分散的弧在内的“ε”折叠构造形成,使180o真折叠的应力得到完全分散,从而保障了导电材料在经历100万次乃至无限次真折叠之后仍完好无损。力学模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机理。
        该论文运用蚕茧仿生思路,首次设计制备出能够经受百万次以上无损真折叠的网络碳材料,实现了超折叠导电材料的突破;首次阐明了导电材料折叠过程中的应力分散机理,为其它超折叠导电材料的设计制备指明了方向,为折纸式手机/电脑一体化设备等超柔性电子器件的问世带来了新的曙光。
        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资助;美国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给予了研究工作大力支持;清华大学李亚栋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彭孝军院士、日本名城大学S. Iijima院士、复旦大学彭慧胜教授、中科院沈阳金属所刘畅教授以及北京大学涂腾博士都对该工作提供了帮助,在此一并致谢!本校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贺鹏飞教授和朱峰博士,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黄翔峰教授、张伟贤教授和王颖教授在多方面进行了通力合作。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昝广涛博士,通讯作者为吴彤特聘研究员和吴庆生教授以及上海师范大学万颖教授;第一署名单位为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等机构,同济大学具有完全知识产权。
        论文链接:https://www.cell.com/matter/fulltext/S2590-2385(21)00392-1
          文章来源:同济大学
         吴庆生,男,安徽人,博士、首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本科毕业、1988年硕研毕业、2001年博研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并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赴美国、瑞士、俄罗斯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1982年7月开始从事高等教育工作,1983年任助教、1990年任讲师、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曾任基础部副主任、校人事处副处长兼应用化学系主任、文理学院院长;首届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首届安徽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安徽省化学会常务理事,农业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9年引入同济大学工作。历任化学系副主任、化学系党总支书记、校纳米中心执行主任、化学一级学科带头人、无机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同济大学纳米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功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他是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上海市名师奖获得者。1997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吴彤,同济大学教授。近年来,围绕“新能源环境材料制备及其性能”,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与合作者一起,通过电极表面控制与半波整流交流手段,突破了现有的技术难题,首次实现了超痕量海水中核能原料铀的高效分离富集,使海水提铀从理想变为了现实。我们还创建了一种具有自更新能力的水体重金属处理方法,该法将电极表面修饰技术与电驱动及电还原沉积技术结合起来,使之不仅具有超大处理容量和超快处理速度,而且具有极低的能耗,这为工业及生活用水的下一代过滤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此外我们还发明了一种太阳能转化的光生自由基微纳器件,首次将水体非均相杀菌技术提升到秒级,使无二次污染的非均相杀菌研究跃居世界前列。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 Energy,Nature Catalysis,J. Am. Chem. Soc., Adv. Mater.,ACS Cent.Sci., ACS Nano,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他引1500余次;完成了两项美国能源部支持的能源项目;获得国际、国内授权专利3项,并均已投入到应用开发之中。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

帖子

1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1
沙发
发表于 2021-9-7 23:19:1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项不错的进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

帖子

1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1
板凳
发表于 2021-9-28 14:57:22 | 只看该作者

長知識,謝謝分享




二手居屋 按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23 18:09 , Processed in 0.085078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