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研究所夏敏

[复制链接]

304

主题

311

帖子

3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5 16:4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姓    名:        夏敏       
所在系所:        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研究所
职    务:        干部
职    称:        教师博士后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邮    编:        100083
办公地点:        主楼419
电    话:        01062334951
邮    箱:        xmdsg@ustb.edu.cn
传    真:        01062334951

教育背景:
2007-2013年,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学博士

研究领域:
l  低维纳米材料
具有介孔结构的中空碳空心球,碳纳米管作为催化剂载体,在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应用;作为包覆材料,在储能电极、吸波涂层、药物包覆缓释等领域的应用。作为吸附材料,在空气净化(VOC)、重金属离子吸附(食品、药品安全)、农药残留吸附等领域的应用;
石墨烯:石墨烯负载纳米颗粒在耐磨航空涂层上的应用。
碳化硅纳米线:在陶瓷增强上的应用;
l  3D打印用粉末的制备技术
高质量的3D打印技术用的非金属和金属粉末的制备,主要包括燃烧合成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超洁净制粉技术:火花等离子放电制备高温合金粉末,电极感应熔化气雾化制粉技术,主要应用在高温合金、钛合金等航空航天领域。
l  透射电镜表征技术
透射电镜表征技术在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包括纳米线、钢中的纳米团簇、以及辐照样品等的表征技术。
l  高性能钢的研发&钢的表面纳米化处理技术
主要针对高强度高塑性钢的开发,包括孪晶诱导塑性变形钢(TWIP)钢的开发等,主要应用在煤矿开采巷道支护锚杆,以及其他高强高韧钢的应用环境。表面纳米化技术在各种钢表面处理形成表面纳米层,提高钢的强塑性以及抗辐照性能。
l  粉末冶金工艺制备高性能块体材料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进行球磨、成型、烧结等。主要应用在高性能陶瓷及金属的制备上。

主要论著:[1]   Xia M*, Guo H. A One-Step Synthesis Method for Hollow Carbon Nano-Onions. Fullerenes, Nanotubes and Carbon Nanostructures. 2015 2015-12-02;23(12):1091-4.[2]   Xia M*, Guo HY, Dai Y, Yan QZ, Guo LP, Li TC, et al. Atomic origins of solid helium bubbles in tungsten. Chinese Physics B. 2014;23(12):127806.
[3]   Min Xia, QYHG. Tunable carbon nanotube-tungsten carbide nanoparticles heterostructures by vapor deposition. J Appl Phys. 2014;115:184307.
[4]   Xia M, Yan Q, Xu L, Guo H, Zhu L, Ge C. Bulk tungsten with uniformly dispersed La2O3 nanoparticles sintered from co-precipitated La2O3/W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Special Section on Spent Nuclear Fuel. 2013 2013-03-01;434(1–3):85-9.
[5]   Xia M*, Ge C, Guo H. Aligned Single-Crystalline β-Si3N4 Whiskers Prepared with SHS Process. Adv Eng Mater. 2012 2012-03-01;14(3):166-9.
[6]   Xia M*, Ge C. Morphological control of tungsten-assisted β-Si3N4 nanowhiskers: Synthesis, mechanical 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Chem Phys Lett. 2012 2012-02-16;525–526(0):92-6.
[7]   Min Xia*,SYHG. Observation of intermediate template directed SiC nanowire growth in Si–C–N systems. Nanotechnology. 2012 2012-01-01;23(41):415704.
[8]   Xia M*, Yan Q, Xu L, Zhu L, Guo H, Ge C. Synthesis of TiC/W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by precipitate-coating process. J Nucl Mater. 2012 2012-11-01;430(1–3):216-20.
[9]   Xia M*, Ge C, Yan Q, Guo H, Yue L. Ti-assisted β-SiC nanowhiskers by pyrolysis of PTFE: synthesi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pplied Physics A. 2012;107(4):777-82.
[10] Guo HY, Ge CC, Xia M*, Guo LP, Chen JH, Yan QZ. Effect of helium implantation on SiC and graphite. Chinese Physics B. 2015;3(24):37803.



主要项目:
l  XXXX高温合金粉末制备,军工配套项目;
l  聚变堆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的制备新技术研究,ITER计划;
l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非晶碳纳米管担载碳化钨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l  硫半填充介孔中空碳纳米胶囊锂硫电池S@C正极材料的结构调控与电化学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l  非晶碳纳米管的调控制备、生长机理与石墨化行为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l  混合堆结构材料制备及辐照效应研究技术服务,中国工程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课题;
以羰基钨制备高性能厚钨涂层的研究,兰州化物所课题;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27 04:58 , Processed in 0.152087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