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童希立课题组燃料电池催化剂设计研究取得进展

[复制链接]

19

主题

52

帖子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22 16:56: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因其能量密度高,运输、储存方便,污染小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是DMFC大量使用Pt基催化剂使其价格高昂,同时Pt易受到甲醇氧化反应中间体(尤其是CO)的中毒而失活,从而严重限制了DMFC的商业化进展。在已有的提高Pt基催化剂活性和抗中毒能力,制取低成本和高稳定性的Pt基催化剂的策略中,设计构筑合适的催化剂载体是一种最容易在不改变现有催化剂生产技术上,简单有效实现规模化DMFC生产的方法。为此,国内外研究者在不断开发各种先进载体以获得优异性能。
  近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童希立科研团队在长期碳化硅研究基础上,发现通过纳米碳化硅载体支持,可以明显减少Pt的使用量并保持活性(是商用Pt/C催化剂3倍以上),同时提高了其抗CO中毒能力。具体过程是采用CCl4干法腐蚀SiC表面的Si原子,在SiC表面原位生成一层超薄碳,碳层的厚度通过腐蚀时间得到调控。该材料支持Pt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甲醇氧化(MOR)性能,同时发现随着碳层的增厚,催化剂氧化甲醇的性能随之明显提高,抗CO中毒能力和稳定性等也得到大大改善。DFT计算研究其反应机理表明,随着表面碳层的增厚,催化剂Pt上CO的吸附能明显减小,减缓了催化剂CO中毒现象;同时OH的吸附能增大,促进了Pt表面吸附的甲醇分子的氧化,使获得得到显著提高。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与支持。相关工作以主封面形式发表在Small杂志(DOI:10.1002/smll.201902951)。
碳化硅基体上Pt颗粒在不同厚度碳层上甲醇氧化机理示意图

童希立 男 硕导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电子邮件: tongxili@sxicc.ac.cn
通信地址: 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南路27号
邮政编码: 030001
教育背景
2007-03--2010-03 同济大学 博士
2002-09--2005-05 浙江工业大学 硕士
1998-09--2002-05 浙江工业大学 学士
工作经历
2012-11~2014-10,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11-03~2011-10,德国马普微结构物理研究所, 博士后
2010-05~2012-12,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博士后
2007-03~2010-03,同济大学, 博士
2002-09~2005-05,浙江工业大学, 硕士
1998-09~2002-05,浙江工业大学, 学士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5 12:35 , Processed in 0.088140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