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张庆芳

[复制链接]

105

主题

132

帖子

1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21 16:3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庆芳,女,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2年4月出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校级重点建设课程负责人、《环境化学》翻转课堂建设主讲教师。2013年-2015年任环境工程系主任。2012年获优秀班主任称号。2009年获得第七届甘肃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获得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2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与完成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主持完成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完成兰州理工大学“硕士基金”1项、学校教学改革课题2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本科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10余项;参研企业技术开发项目多项。1项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获甘肃省环境科学技术二等奖,作为负责人或甘肃省机械学会三等奖2项;1项并被甘肃省科技厅鉴定为国内领先。
教育经历:
2013/09-至今: 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可再生能源与环境工程在读博士,导师陈吉祥教授。
1999/09-2002/06:甘肃工业大学,化工机械专业,工学硕士,导师刘振全、王有乐教授。
1995/09-1996/09:兰州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暖通工程专业进修。
1990/09-1994/07: 山东建材学院。
研究方向
农林废弃物在环境工程领域内的应用;农村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
主要科研成果及代表性论文
1. 花生壳吸附Cr(Ⅵ)动力学方程研究 安全与环境学报 第一作者 2011.4
2. 会宁凹凸棒粘土对Ni(+2)的吸附性能 生物与化学工程 第一作者2011.4
3. 花生壳对Cr6+的等温吸附模型研究 四川环境 第一作者2011.2
4. 餐厨垃圾废弃物处理技术概述 中国沼气 2012.2.2030卷1期 P22-26 张庆芳杨林海 周丹丹
5. 有机固体废弃物渗滤床高温干式厌氧发酵的中试研究 中国沼气 第一作者2012.8-20 30卷4期 P11-13 张庆芳 贾小宁 杨林海 孔秀琴
6.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连续运行中有机负荷对其他参数的影响研究中国沼气 第一作者2013.12
7.有机垃圾干式厌氧处理连续运行中试实验研究 中国沼气 第一作者 2014.8.2032卷4期 P37-42
8.环境化学教材改革与师资建设.2013高等院校教育与教学研讨会.第一作者Weihai,China. Oct. 11-13, 2013-10-11
9.Biosorption of Acid Red from aqueoussolutions onto peanut shell as a low-cost biosorbent.第一作者 GIWRM2012(国际会议)
10.张庆芳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连续运行中有机负荷对其他参数的影响研究[J].中国沼气.2014.6  32卷3期 P27-31
11.张庆芳 有机垃圾干式厌氧处理连续运行中试实验研究中国沼气[J].2014.8 中国沼气  2014.8.20 16卷2期 P37-42
12.张庆芳 于宗莲 一株高效木质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优化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4.2.2032卷4期 P143-148-42 ISTP收录
13.ZhangQingfang Jiaxiaoning Biosorption ofAcid Red from aqueous solutions onto peanut shell as a low-cost biosorbent[C].GIWRM 2012 2012-10-19
14.覆盖专业型硕士培养的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构建[C]. 会议名称:2013高等院校教育与教学研讨会 2013高等院校教育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举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时间:2013-10-11论文出版单位:Ding Mao company(台湾)
15、预酸化对高含量苯胺废水光合细菌处理的影响 ﹡水处理技术,2009,35(6):103-106
16、内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中炉渣吸附床设计参数的确定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30(5):72-4
17、导电玻璃负载TiO2 光电催化在脱色过程中阳极最佳偏电压的确定 甘肃科技,2005,(12):124-125
18、电解质影响光电耦合处理效率的试验研究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 32(3):72-74
19、内电解联合H2O2法处理废水的实验研究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7,33(1):71-73
20、改性花生壳吸附水中Cr6+研究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8,25(2):29-31
21、改性花生壳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的实验研究  花生学报,2008,37(3):16-18
22、生物质吸附剂—改性玉米芯脱色性能试验研究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8,25(12):60-62
23、改性玉米芯吸附水中Cr6+研究  广东化工,2009,36(4):122-147
24、浅谈环保公修课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增刊2008,34(37):276-277
25、改性玉米芯吸附剂脱除废水中酸性大红的研究.  染整技术,2009,31(8):23-25
26、改性花生壳和改性玉米芯吸附重金属的对比实验研究. 花生学报,2009,38(2):6-10
27、用彩色红外线遥感图像进行土壤环境调查的研究.海峡两岸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整治研讨会论文集. 2002,9
28、微电解-炉渣吸附工艺处理染色废水研究[J]. 给水排水, 2002
29、利用历史监测数据建立河流水质数学模型的研究[J].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2(1): 6-8
30、光催化剂TiO2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J].  环境与科学研究,2002, 25(1):40-42
31、提高废水处理中TiO2光催化活性途径的探讨[J]. 工业水处理2001,21(12):5-8
32、铁碳体系析氢与吸氧反应过程净化废水机理的研究[J].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2003, 29(2):68-70
33、内电解法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进展[J].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3, 29(1):68-69
34、内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30(2)75-77
35、内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中炉渣吸附床设计参数的确定[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30(5)72-74
36、光电耦合降解废水制膜技术及其电化学特性的研究[J].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2003, 29(4):77-79
主要科研成果:
在研项目(参与项目):
1、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太阳热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高效规模供热关键技术”(2007AA05Z261);
2、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农村太阳能恒温沼气-风电集成技术开发与示范”(2010GA860004)
3、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太阳能恒温沼气池建造技术研发与示范”(092NKDA035)
4、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活垃圾高温厌氧干发酵关键参数优化研究”(0809RJZA022)
5、甘肃省教育厅项目“太阳能加热的沼气生产系统的性能研究”(0803-06)
6、甘肃省教育厅项目“污水生化处理中活性污泥微生物生态研究”(0503-06)
7、甘肃省自然基金项目(B)“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模拟与控制研究” (3ZS042-B25-006)
8、甘肃省自然基金项目(A)“菌胶团微生物优势化活性污泥研究”(0710RJ2A065)
9. 甘肃省教育厅硕导基金“果蔬废弃物恒温厌氧发酵产沼气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 1105ZTC114)
10. 甘肃省自然基金B类“渗滤床干法发酵法处理农村生物质废弃物工艺及机理研究”(2011GS04316)。
11. 甘肃省自然基金“内电解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ZS005〉。
12. 兰州理工大学硕士基金“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化的研究”(sj3417).
13、企业合作横向课题“高效固然菌剂在化工氨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2009—2010)
14、企业合作横向课题“高含盐含氯明胶废水生物处理研究”(2008-2010)
15、水煤气洗涤废水综合处理循环回用技术研究,获省环境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09.5
16、“环境工程微生物动态显微教学视频的制作与应用”获2008年度甘肃省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2008年度兰州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联系方式:
地址: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环境系
邮编:730050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6 12:54 , Processed in 0.083015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