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邓泉荣

[复制链接]

63

主题

63

帖子

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3 09:0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姓名        邓泉荣        性 别        女        职  称        讲师         
毕业学校        英国博尔顿大学        毕业专业        材料学       
最终学历        博士
研究生        最终学位        博士        所属专业        材料物理       
电子邮箱        quanrongdeng@gmail.com        联系电话        15807111129       
通信地址        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大道特1号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430205)
个人简介         
2007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物理学专业,2010年于湖北大学获光学专业硕士学位,2012年于英国博尔顿大学获博士学位。

2013年1月任职武汉工程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        氧化物半导体功能材料;光电材料与器件
进修
留学        2010-2012年留学英国博尔顿大学,2012年获博尔顿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
研究生
培养        在读工学硕士1名。
在研项目        湖北省科技厅青年基金:P型CuFeO2薄膜光电性能协同调控及光伏器件研究
湖北省教育厅中青年人才项目:新型氧化物光伏器件TiO2/CuO/CuFeO2的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基于高效双异质结氧化物光伏器件的载流子输运性能调控研究
科研成果        共发表SCI收录论文十余篇。
近期代表性论文
[1] X.  Hang, K. Song,  L. Lu,  Q. Deng,  X. Xia, G. Shao*, Limitation and extrapolation correction of the GGA + U formalism: a case study of Nb-doped anatase TiO2,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23(1), pp 3736-3746, 2013.
[2] J. Xu, S. Wang*, Q. Deng, Y. Liu, J. Zhu, C. Xu, J. Wang,  High-performance Pt/CNTs catalysts via hydrogen plasma for m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Nano, 2(9) pp 14500181-10, 2014.
[3]Q. Deng*, G. Shao,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TiO2/P3HT hybrid solar cells by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ergy 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2014), NO. P43
[4]Q. Deng, X. Han, Y. Gao, G. Shao. Remarkable optical red shift and extremely high optical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V-Ga codoped TiO2.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12 (2012) 013523.
[5]Q. Deng, X. Xia, M. Guo, Y. Gao, G. Shao. Mn-doped TiO2 nanopowders with remarkable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Materials letters 65 (2011) 2051-2054.
专利:
[1] 一种巨红移高吸收钒镓共掺杂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高云;邓泉荣;郭美澜;夏晓红; 邵国胜,2013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201310031537.X。
[2]一种高效薄膜光伏电池,邵国胜;胡俊华;邓泉荣,2013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201310610570。
[3]一种电容器用钛酸锰/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王升高;李鹏飞;孔垂雄;杜祖荣;邓泉荣;王戈明;王传新;皮晓强;张维,2014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201410331140。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7 07:23 , Processed in 0.079523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