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中心葛保胜

[复制链接]

26

主题

26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0 08:2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姓名: 葛保胜

职称:副教授/硕导

系属:生物工程与技术中心

最高学位:博士

学科:生物工程

所学专业:海洋生物学/生物工程

电子邮箱:gebaosheng@upc.edu.cn

联系电话:13355329183/0532-86981135

地址邮编: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266580

个人主页:http://pme.upc.edu.cn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03.2-2006.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物学专业  博士;
2007.9-2008.9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中心           访问学者;
2006.4-2011.1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生物工程与技术中心     讲师;
2014.4-2015.4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物理系               访问学者;

2012.1-至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生物工程与技术中心     副教授;
研究方向
1)膜蛋白跨膜信号转导的分子基础研究,主要包括配体-受体蛋白相互作用,蛋白质折叠及构象变化,信号传导过程的生物成像等。2)基于微藻培养的固碳减排、生物燃料制备及综合利用研究,主要包括微藻固碳减排,微藻生物能源,微藻功能产品开发等。

3)微生物发酵及代谢调控研究

4)蛋白质工程。
学术兼职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会员,中国藻业协会微藻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浙江省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山东省自然基金结题评审专家,国际SCI期刊‏Process biotechnology, 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PLoS ONE等杂志审稿人。
主讲课程
生物工程概论(本科生课程),海洋生物化工(研究生课程)。
指导研究生
指导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和生物化工学术性研究生,协助指导化学工程博士研究生若干名。
承担科研课题
1.   中美合作利用微藻固碳减排关键技术运行模式示范及推广,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际合作创新重点专项,895万,2017.1-2019.12,主持。
2.   打结蛋白YibK去折叠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折叠中间态的单分子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5万,2017.1-2020.12,主持。
3.   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过程中的构象变化及中间态构象的单分子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3万,2014.1-2017.12,主持。
4.   藻胆蛋白生物探针的研制及其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科技部863项目子课题,37.8万,2014.01-2016.12,主持。
5.   胁迫条件下能源微藻油脂积累过程的分子机制,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开放课题,3万,2016.01-2017.12,主持。
6.   G蛋白偶联受体在模拟生物膜上的二聚化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9万,2011.1-2013.12,主持。
7.   海洋藻红蛋白适应弱光的分子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子课题,19万,2012.1-2015.12,主持。
8.   趋化因子受体CCR3在模拟生物膜上的运动及二聚化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万,2010.11-2013.12,主持。
9.       利用FRET技术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的分子机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7.5万,2011.4-2013.7,主持。

获奖情况

1.          2013.8月,指导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项(城市微污染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方法研究),获山东省二等奖,并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          2013年,重要藻类关键功能基因发掘与利用的方法学原理,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15。

3.          2012年,指导大学生挑战杯课外作品竞赛(螺旋藻藻蓝胆素在大肠杆菌中的组合表达及抗氧化研究),获山东省特等奖和国家级三等奖,并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荣誉称号
入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年骨干教师建设工程”;
著作
论文

1.   Jun Lao, Hua He, Xiaojuan Wang, Zhencai Wang, Yanzhuo Song, Bin Yang, Naseer Ullah Khan, Baosheng Ge* and Fang Huang*, Single-Molecule Imaging Demonstrates Ligand Regulation of Oligomeric Status of CXCR4 in Living Cells, 2017, DOI: 10.1021/acs.jpcb.6b10969.

2.   Baosheng Ge, Mingqing Wang, Jiqiang Li, Qiuxia Yang, Fang Huang*, Maltose binding protein facilitates functional production of engineered human chemokine receptor 3 in Escherichia coli, Process, Biochemistry, 2015, 50(2): 285-293.

3.   Mingqing Wang, Baosheng Ge*, Qiuxia Yang, Xiaoyong Jiang, Fang Huang*, High-level production of biologically active chemokines in Escherichia coli, Process Biochemistry, 2014, 49(4): 709-714.

4.   Mingqing Wang△, Baosheng Ge△, (contributed equally), Renmin Li, Xiaoqiang Wang, Jun Lao, Fang Huang*. Milligram produc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human chemokine receptor CCR3, PLoS ONE, 2013, 8(6): e65500.

5.   Baosheng Ge, Yan Li, Peijie Hu, Haixiang Sun, Song Qin, Fang Huang*, Combinational biosynthesis of phycocyanobilin using genetically engineered Escherichia coli,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13, 35: 689-693.

专利

1.          蒲洋,葛保胜等, 一种定向重组别藻蓝蛋白作为光学敏化材料的应用,专利号:ZL201210330454.6。

2.          葛保胜,黄方等,一种多基因组合表达制备藻类红色素的方法及应用,专利号:ZL201410110997.6。

3.          葛保胜,孙婷婷等,一种高活性人趋化因子的制备方法及用途,申请号:201510896224.X。

4.          葛保胜,孙婷婷等,高活性人细胞因子Eotaxin-2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申请号:201610018581.0。

5.          葛保胜,吝晓君等,一种基因重组藻蓝胆素作为光学敏化材料及其应用,申请号:201610099458.6.

6.          马建飞,林翰智,葛保胜等,一种热稳定的光学敏化材料及其应用,中国专利号:ZL201410471450.9,德国专利授权号:WO2016/041383。

7.          葛保胜,李皓然等,一种与金属离子具有更强结合力的蛋白纯化标签及其应用,申请号:201610601945.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7 14:25 , Processed in 0.187996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