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朝合

[复制链接]

63

主题

65

帖子

7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7 08:4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姓名: 杨朝合

职称:教授/博导

系属: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最高学位:博士

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所学专业:有机化工

电子邮箱:yangch@upc.edu.cn

联系电话: 0532-86981718

地址邮编: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266580

个人主页: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84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炼制系炼油工程专业,1987年在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同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参加工作;1997在石油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在加拿大Alberta大学化工和材料工程系做访问教授,2000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研究方向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化学工程、新能源化学与技术。

学术兼职

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院长,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化学工艺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颗粒学会理事、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青岛市石油与化学行业协会副会长,山东省石油炼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讲课程
曾主讲《储运油料学》、《催化原理》、《石油炼制工程》、《化工系统工程》和《化学反应工程》

指导研究生
指导研究生86名,其中15名博士毕业,55名硕士毕业。

承担科研课题

承担有973项目子课题 “石油资源高效转化关键过程的工程化集成”,国家自然基金“高芳烃高含氮重油催化转化反应基础研究”、“重油加氢处理与催化裂化过程中的分子管理工程基础”,以及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研究项目。

获奖情况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

荣誉称号
曾获“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山东高校科研管理先进个人”,“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山东省先进工作者”、“青岛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著作

《石油炼制工程》,石油工业出版社

《石油加工概论》,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专利
获授权发明专利36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

论文

公开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100多篇被SCI和EI收录。

1.        Au/TS-1 catalyst for propene epoxidation with H2/O2: Anovel strategy to enhance stability by tuning charging sequence, AIChE Journal, 2016,62,3963-3972

2.        CFB 提升管等效反应器网络模型, 化工学报, 2016,67(8):3268-3275

3.        Nature of active sites and deactivation mechanism for n-butane isomerization over alumina-promoted sulfated zirconia, Journal of Catalysis , 338 (2016) 124–134

4.        Equivalent Reactor Network Model for the Modeling of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Riser Reactor. Ind. Eng. Chem. Res., 2015, 54, 8732−8742

5.        Steady-state multiplicity analysis of two-stage-riser catalytic pyrolysis processes. Computer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73 (2015) 49–63

6.        Advances of two-stage riser catalytic cracking of heavy oil for maximizing propylene yield(TMP) Process, Applied Petrochemical Research, 2014, 4(4):435-439

7.        The Combination of Adaptive Pseudospectral Method and Structure Detection Procedure for Solving Dynamic Optimization Problems with Discontinuous Control Profiles. Ind. Eng. Chem. Res., 2014, 53:

8.        Comparative study of gas–solids flow patterns inside novel multi-regime riser and conventional riser.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3, 41(1):188-201

9. Temperature and Solvent Effect on the the Molecular Size and Shape of Heavy Oil Fractions. Energy & fuel. 2012,26:1070-1074

10. Ruchao Wei, Chunyi Li, Chaohe Yang, Honghong Shan. Effects of ammonium exchange and Si/Al ratio on the conversion of methanol to propylene over a novel and large partical size ZSM-5.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2011, 20(3): 261-265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26 16:27 , Processed in 0.081653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