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跳虫表皮仿生耐磨疏液表面

[复制链接]

47

主题

47

帖子

5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10:35: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疏液表面在自清洁、防腐、流动减阻、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结构脆弱、使用寿命短、缺少合适的方法进行大面积、低成本制备表面结构等问题限制了疏液表面的实际应用和产业化。近日,香港大学的王立秋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受跳虫表皮启发的耐磨疏液材料,并使用微流控的方法实现了精确表面微结构的大面积、低成本制备。
疏液性在日常生活中大有可为,诸如防水衣物、防污厨具、自清洁外墙等。疏液表面还可用于减阻,船舶航行时,其60%-70%的阻力来自于水,水下器械如核潜艇、鱼雷、潜水器等比例更高达90%。减阻将极大提高海上舰艇的航速并节约燃料。实际应用的疏液表面应具备以下特点:疏液性好、耐用性强、制备面积大、成本低。然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同时满足这四项条件更是难上加难,例如疏液性和耐用性通常彼此对立,疏液表面不耐用,耐用表面难疏液。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香港大学的王立秋教授团队在结构设计和制备方法上同时进行创新。结构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跳虫,这是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节肢动物,其生存环境经常遭受洪水和雨水的冲刷。为了对抗潮湿的环境和沙砾的摩擦,跳虫的表皮进化出独特的疏液性能和良好的耐磨性。电子显微镜图像表明跳虫的表皮覆盖了一层微纳米级别互相连接的蜂窝状空腔结构。空腔的截面呈现倒角结构,因此具备疏液的特性。结构的互连则赋予表皮良好的机械耐磨性。因此模仿跳虫表皮,他们提出互连的凹角结构:互相连接提高机械强度,凹角特点加强疏液性能。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6 04:29 , Processed in 0.084586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