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胡浩权

[复制链接]

85

主题

108

帖子

1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26 17:3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胡浩权,浙江萧山人,1961年10月生,博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煤化工研究设计所所长。1982年毕业于浙江工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大连理工大学煤加工过程专业读研究生,1985年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后在职博士学习,于1990年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煤及油页岩转化基础与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和多孔材料制备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多次赴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研究和访问。完成包括“973”项目课题、“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得过国家教委和辽宁省政府及教委科技进步奖。先后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会议百余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列入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2014、2015和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已培养博士27名、硕士63名,其中1名博士生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0)。目前兼任“燃料化学学报”、”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煤化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等刊物编委。为中国石油与化工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专家、中国煤炭学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目前主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胡浩权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化工学院
学科:化学工艺能源化工
办公地点:化工实验楼C-324
联系方式:0411-84986157
电子邮箱:hhu@dlut.edu.cn

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1976.91978.6浙江省萧山县河上中学无
1986.121990.4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工(煤化工)博士
1982.91985.7大连工学院煤加工过程硕士
1978.91982.7浙江工学院无机化工学士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
1996.8至今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3.121996.8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1990.81993.11大连理工大学副研究员
1989.81990.8大连理工大学讲师
1985.71989.8
大连理工大学助教
研究方向Research Focus
超临界流体萃取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新型多孔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煤和生物质转化基础与应用
社会兼职Social Affiliations
2009.1至今煤化工  编委
2012.92015.12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咨询专家委员会 委员
2014.1至今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编委
2016.9至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专家组 专家
1995.1至今燃料化学学报 编委
2010.8至今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转化分技术委员会 委员
2001.1至今Fuel ProcessionTechnology, Editorial Board
2012.8至今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委员
1995.1至今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委员
2009.1至今中国煤炭学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专利
一种复合矿物脱汞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制备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方法
一种多级孔道沸石及其制备和应用
一种甲烷催化重整制氢Ni基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利用烃类芳构化与煤热解耦合提高焦油产率的方法
一种石油焦基活性炭烟气脱汞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科研项目
煤热解焦油原位蒸汽催化裂化提质及反应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7/12/15, 进行
低变质煤的矿物特性及弱键合结构的表征和分子水平反应规律, 国家科技部, 2016/07/28, 进行
低变质煤直接转化制高品质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基础研究, 国家科技部 , 2016/07/28, 进行
低碳烃活化与煤热解耦合过程中焦油形成规律和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5/08/18, 进行
煤的热解实验, 2014/08/01, 完成
气体热载体煤催化热解制油工艺研究,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 2009/04/24-2014/04/23, 完成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0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沙发
发表于 2019-1-19 16:55:37 | 只看该作者
1月11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办公室组织专家在大连对我校牵头的“低变质煤直接转化制高品质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基础研究”项目进行中期检查。该项目作为国家实施的首批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中的项目之一,由大连理工大学牵头,联合北京化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国内10所高校和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4家科研院所、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共同承担,项目总经费30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为五年。
项目中期检查采取现场检查和会议交流方式进行。项目专项办和总体专家组在现场考察煤的原位热解平台、催化蒸馏加氢精制中试平台后,详细听取了项目负责人胡浩权教授从项目总体进展、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果、人员投入与经费使用情况、组织管理、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方面的中期执行情况汇报。项目检查专家组依据项目立项和项目任务书进行质询,并审阅了中期检查材料,项目团队针对专家问题进行回答和充分交流。经专家组质询和讨论,与会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围绕低变质煤直接转化过程的键合结构特征及自由基与挥发物反应规律等三个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煤的原位分析技术与方法,认识了典型低变质煤的显微组分结构特征、热解过程自由基特征、断键行为与产物形成机制,研究了煤直接转化过程反应规律与产物定向调控方法,开发了两种新型热解反应器,研制了低变质煤直接加氢液化富产芳烃的催化剂;开发了煤焦油催化反应制高附加值化学品工艺及生产高性能航空燃料工艺。项目总体进展良好,同意项目通过中期检查。项目专家还就项目成果凝练、项目内部及项目间上下游之间的合作与衔接、现有研究成果对未来可能工业化应用的指导作用、项目财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明确的建议和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142

帖子

2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4
板凳
发表于 2020-5-4 11:18:51 | 只看该作者
煤热解是煤热转化过程的基本阶段,热解过程形成的半焦孔隙结构影响后续反应,尤其是半焦比表面积会直接影响焦油的二次裂解与半焦反应活性,是煤热解过程固体产物关键特性参数。不同煤种热解过程孔隙结构变化差异很大,即使是相同煤在不同热解条件下半焦比表面积的差别也可达到200m2/g以上。相关煤转化过程的仿真与模拟缺少可以定量预测热解过程孔隙结构变化并能反应加热条件影响机理的热解模型,制约了人工智能与在线仿真等技术在煤转化中的应用,限制了煤转化技术开发。我校与美国杨百翰大学合作,在杨百翰大学开发的化学渗透热解(CPD)模型基础上,对煤热解过程孔隙结构演变模型进行了持续研究,逐步揭示了煤热解过程孔隙结构演变与煤有机大分子网络结构变化间的关联关系,以及颗粒内压力、塑性变形、矿物质熔融等物理变化的影响,2014—2017年在ENERGY & FUELS 期刊发表系列文章5篇。相关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评价为CPD模型重要发展分支之一(FUEL 2020, 271, 117620; ENERGY & FUELS 2019, 33(12), 12123-12153),并被国际科技图书原图引用(Process Chemistry of Coal Utilization, United States: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 Inc, 2019, 265-266)。前期研究基本建立了预测煤的中低温快速热解过程半焦比表面积计算模型,但模型在高温条件下与实验吻合较差,不能预测热解程度较为完全时,半焦比表面积下降趋势。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煤热解过程中煤有机大分子网络相关结构变化总是伴随脂肪结构分解的基本规律,揭示了煤热解过程半焦表面积变化原理:热解前期随着脂肪结构分解,煤有机大分子网络结构内部微孔与外界联通,形成吸附孔位,半焦比表面积增加;热解后期随着作为吸附孔位附着主体的脂肪结构分解耗尽,以及随脂肪结构分解而发生的芳核排列有序度的增加,半焦内吸附孔位数量降低,表面积下降。建立了利用脂肪结构数量变化计算半焦内吸附孔位数量变化方法,从而建立了间接预测半焦表面积的模型,使基于有机大分子网络演变机理的煤热解过程孔隙结构演变模型在预测半焦比表面积方面具有了高、中、低温度区间的通用性,并适用于多种褐煤与高挥发性烟煤。
相关成果发表于AICHE J. 2020, 66, e16834。文章第一作者为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师杨赫,通讯作者为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胡浩权教授,以上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0600301)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706025)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25 13:38 , Processed in 0.08264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