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新能源材料研究所凌涛副教授

[复制链接]

276

主题

341

帖子

5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18:51: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凌涛 副教授
新能源材料研究所
电话: 无
Email: lingt04@tju.edu.cn
研究所: 新能源材料研究所


个人简历
教育背景:
2000年9月-2004年7月 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学士学位
2004年9月-2009年7月 清华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3年6月-至今 天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09年10月-2013年6月 天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讲师
2015年10月-2016年10月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业系 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新型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原子结构表征
新型纳米结构的电催化应用
新型纳米结构的光电转换应用

承担项目
承担科研项目:
“活性气体与金属原子”复合团簇气相自组装合成无支撑原子级厚度活泼金属纳米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2019年,主持;
CdS 反蛋白石结构应用于高效率无偏压光电催化制氢教育部新教师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面上项目,2015-2018年,主持;
三维有序密堆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的构建及电荷传输机制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2-2015年,主持;
新型高效蜂窝状CdS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天津市自然科学面上项目,2011-2014年,主持

标志性成果
在新型纳米结构设计、表面原子结构表征及在能源转换器件(如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高性能催化(如电催化、光电催化)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方面获得了一系列研究结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Nano Letters,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高水平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第一/通讯论文被Adv. Mater. (1篇)、 Nanoscale (1篇)、J. Mater. Chem. (1篇)、Semicond. Sci. Technol. (1篇)以封面形式报道。


发表文章、专利、专著(代表作):
2016年
Ling T, Yan D Y, Jiao Y, Wang H, Zheng Y, Zheng X L, Mao J, Du X W*, Hu Z P*, Jaroniec M, Qiao S Z*. Engineering surface atomic structure of single-crystal cobalt (Ⅱ) oxide nanorods for superior electrocatalysis. Nat. Commun. 2016, 7, 12876.
Meng C, Ling T*, Ma T Y, Wang H, Hu Z P, Zhou Y, Mao J, Du X W, Jaroniec M, Qiao S Z*. Atomically and Electronically Coupled Pt and CoO Hybrid Nanocatalysts for Enhanced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Adv. Mater. 2017, accepted.
Zheng X L, Song J P, Ling T*, Hu Z P, Yin P F, Davey K, Du X W*, Qiao S Z*. Strongly Coupled Nafion Molecules and Ordered Porous CdS Networks for Enhanced Visible-Light Photoelectrochemical Hydrogen Evolution. Adv. Mater. 2016, 28, 4935-4942 [Back inside cover].
Zhang Y Q, Li Z, Ling T, Kulinich S A, Du X W*. Superior gas-sensing performance of amorphous CdO nanoflake arrays prepared at room temperature. J. Mater. Chem. 2016, 4, 8700-8706.
Zhou Y, Liu H, Yang J, Mao J, Dong C K, Ling T, Du X W*. Scalable synthesis of cubic Cu1.4S nanoparticles with long-term stability by laser ablation of salt powder. Chem. Commun. 2016, 52, 811-814.
Ban S G, Liu X H, Ling T, Dong C K, Yang J, Du X W*. CdO nanoflake arrays on ZnO nanorod arrays for efficient detection of diethyl ether. RSC Adv. 2016. 6. 2500-2503.
Mao J, Chen X M, Ling T, Du X W*. Strong blue emission from zinc hydroxide carbonate nanosheets. J. Lumin. 2016, 177, 242-24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23

帖子

2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7
沙发
发表于 2019-3-8 09:02:24 | 只看该作者
凌涛/乔世璋AM: 双金属掺杂CoO纳米棒催化剂高效HER
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需要发展比现有催化剂更高效、更耐用的催化剂,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发展一种可调控催化剂电子结构的方法来提高催化剂性能。近日,天津大学凌涛教授和乔世璋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Ni、Zn双金属掺杂调控CoO纳米棒电子结构的方法提高催化性能。Ni、Zn掺杂的CoO纳米棒催化剂具有高的HER性能,碱性条件下,10和20 mAcm−2电流密度对应过电位为53和79 mV。进一步实验和DFT计算表明,掺杂的Ni聚集在CoO纳米棒表面氧空穴周围,提供了理想的表面电子结构利于氢中间体结合、掺杂的Zn分布在CoO内部调控整体电子结构提高点传导能力,二者协同作用提高催化剂性能。

Ling T, Zhang T, Qiao S-Z, et al. Well-Dispersed Nickel- and Zinc-Tailore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aTransition Metal Oxide for Highly Active Alkalin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Advanced Materials, 2019.
DOI: 10.1002/adma.201807771
https://doi.org/10.1002/adma.20180777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5 20:29 , Processed in 0.097170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