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张珩

[复制链接]

87

主题

115

帖子

16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13 16:3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珩,教授,博士生导师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雄楚大街693号,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Email:zhzpthm @163.com
电话:027-87194980
教育背景
1978.2 – 1982.1    武汉化工学院化学制药专业,学士
工作履历
1982.1  至今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教授  
学术兼职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含临床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药工程专业教学协作组副组长,教育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中国药学会第六届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二届制药工程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药学教育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等。
研究领域
合成药物工艺研究
药物工业化过程开发
奖励与荣誉
1.荣获2012年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
2.2011年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授予“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3.2005年获“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4.2008年获武汉工程大学教学名师;
5. 2005年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
6. 2009年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
7. 2013年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
8. 2013年第七届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
9. 2012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
10. 获2010年首届中国化工教育科学研究论文三等奖(第一);
11.获2012年第二届中国化工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第一);  
12. 获2012年第二届中国化工教育科学研究论文二等奖(第三)和三等奖(第三)。
13. 2007年国家精品课程“制药工艺设计”负责人,
14. 2008年国家特色专业“制药工程专业”负责人;
15. 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制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
16. 2013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制药工艺设计”负责人。
学术成果
1.代表性论文:
(1)RY10-4 suppressed metastasis of MDA-MB-231 by stabilizing ECM and E-cadherin.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2014, 68, 439-445.通讯作者。
(2)重要甾体医药中间体(22E)-豆甾-1,4,22-三烯-3-酮的合成工艺改进[J].2014,38(6),471-473.通讯作者。
(3) Shuang Cao ,Xin-Bo Zhou,Heng zhang,Song Li,Wu Zhong*.Novel cross-link based on zwitterion structureSynthesis,structure and druggability studies.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 Chemistry,2013,68,89-95.第三.
(4)乙丙昔罗的合成工艺研究[J].军事医学.2013,37(6):403-405。. 第二,通讯作者
(5) 4,6-二氯-5-(2-甲氧基-苯氧基)-2, 2 ’ -联嘧啶的合成研究,合成化学,2011,19(6):809-811。第二,通讯作者.
(6)O6-(对-羧酸苄基)鸟嘌呤的合成方法[J].军事医学.2012,36(5):372-375.第二,通讯作者..(7)2-(2-(6-氯已氧基)乙氧基)乙氨的合成[J]. 化学试剂,2011,33(2):161-163.第二.
(8)盐酸阿糖胞苷和盐酸环胞苷工艺研究[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3.43(6):29-32. 第二,通讯作者.
(9)噻萘普汀钠的合成.精细化工中间体,2012,42(5):22-24,28. 第二,通讯作者
(10)抗真菌药盐酸阿莫罗芬的合成研究.精细化工中间体,2012,42(5):43-47. 第二,通讯作者.

2.专利:
(1)发明专利,一种腺嘌呤的制备方法[P]。公开号:CN102127081A,第四。
(2)发明专利,一种健那绿B的合成工艺[P]。公开号:CN102618064A,第四。
3.著作:
(1)张珩主编.制药工程工艺设计(第二版),教育部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教材、国家精品课程制药工艺设计配套教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9.
(2)吴元欣,张珩主编.反应工程简明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
(3)张珩,万春杰主编.药物制剂过程装备与工程设计,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3.
(4)张珩,王存文主编.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 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0。
(5)张珩,万春杰译.制药生产设备应用与车间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4.
(6)张珩,杨艺虹主编. 绿色制药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
(7)张珩主编.制药工程工艺设计. 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1.
(8)熊家林,张珩主编.饲料添加剂,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
(9)张珩副主编.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
(10)张珩副主编.制药工程专业导论,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
(11)张珩副主编.制剂单元操作与制剂工程设计,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6.1.  
(12)张珩副主编.有机药物合成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4.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7 06:48 , Processed in 0.153214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