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复制链接]

132

主题

140

帖子

16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0 16:5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4年,是全国首批建设的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2001年,中山大学在原超快速激光与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显示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了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在全国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
        现任实验室主任是余思远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是许宁生院士。
        本实验室总体定位是,紧密结合国家、行业和区域的重大需求和战略发展重点,以开展光电材料与技术学科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要任务,同时紧扣战略发展重点,结合国际前沿研究,开展先导性基础研究。通过实验室的工作,凝聚一批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创造原始性创新成果和关键技术成果,培养高端人才,大力促进人才和成果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贡献。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光和显示材料与技术、光电能量转换材料与技术、光电子集成器件与技术、光电材料合成与制备、光电材料物理、纳米光子技术。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8名,来自中山大学物理学、光学工程、材料和信息等多个学科,其中有中科院院士2名,教授43名,博士生导师42名,48人拥有博士学位。研究队伍中有2人入选中组部“##计划” , 6人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15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或“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目前实验室有在站博士后人员9名,在读博士研究生245名,硕士研究生330名。此外,还聘请了十多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为兼职研究人员。每年还有大批客座研究人员到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
        实验室目前主持各类在研科研项目超过150项,包括"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重大专项等。2009年以来,实验室获立项各类科研项目389项(国家级126项;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按1项计算),各项目研究进展良好,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实验室研究成果至今已获得7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其中,2009年-2014年实验室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5项;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2004篇(实验室第一单位A类论文1761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688篇,影响因子大于5的349篇,包括CHEM REV、CHEM SOC REV、ADV MATER、NANO LETT、ANGEW CHEM INT EDIT、COORDIN CHEM REV、ACS NANO、J AM CHEM SOC、ENERG ENVIRON SCI、ADV FUNTN MATER、CHEM SCI、NAT COMMUN、PHyS REV LETT、CHEM MATER、SMALL、CHEM COMMUN、J MATER CHEM、CHEM-EUR J、NANOSCALE、ORGLERR、LAB CHIP、CARBON、APPL ENERG、OPT LETT、APPL PHYS LETT、PHYS REV B、PHYS REV A等国际著名刊物;申请发明专利53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85项。
        实验室科研环境条件良好,拥有实验场地约24600平方米,包括数十间洁净实验室。近年来实验室建立或升级改造了“平板显示器件研制平台”、“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制平台”、“微纳结构与材料分析测试平台”、“光电材料与器件微纳加工公共实验平台 ”、“光电器件分析测试平台”、“超快光谱平台 ”、“光学薄膜制备平台”和“太阳能电池材料制备与测试平台”等一批公共和专用科研平台,并且开展了“深紫外光学平台”建设,使实验室的科研条件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内先进水平。
        实验室着力加强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能力,重视对地方科技的贡献度。目前实验室在平板显示材料与技术、光伏电池与技术研究应用、半导体照明产业、稀土发光照明等领域与企业紧密结合,积极推动相关产业的全面技术升级与发展,形成了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技术和应用成果。
        实验室对外学术交流活跃,近年来,实验室先后与英、美、俄罗斯、日本、以色列等国家的相关著名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并取得实质性的效果。2004年初,由本实验室牵头的中山大学多学科团队参加了由丁肇中教授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为阿尔法磁谱仪研制硅微条轨迹探测器的热控系统;该系统于2011年5月随AMS发射升空并成功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至今已正常运作超过3年,中山大学是唯一研制AMS-02用于在太空实验装置的中国高校。实验室还选择了整体研究方向接近的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进行全面双边合作,实验室也经常派出研究人员前往海外进行科研合作或参加学术会议。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本实验室已经在光电材料与技术学科领域形成了如下特色,即:以新型光电微纳材料研究入手,探索其光电新功能、新效应和新器件应用(现有器件及新型器件),寻找光电材料与技术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的新增加点。这是在我国光电材料与技术学科领域不可或缺和替代的。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26 21:14 , Processed in 0.10044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